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非洲创业实录 > 第432章 三个渠道

第432章 三个渠道(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或者说对于海地的家族势力来说不是一笔小数,同时他们拿到“移民”后,同样可以补充到种植园中,或者转手卖给美国,如果非要做无本买卖,还能更极端一点,把这些“移民”……

前世海地人口是一千多万,现在海地人口连百万规模都不到,就是把东非所有土著移民到这里,对于海底的统治者来说也能承受,毕竟海地旁边还有一个多米尼加,也能分担一部分人口。

当然,像劳动积极性比较高的土著,东非王国并不会采用贩卖手段,但是东非也不可能让他们在东非待一辈子。

东非的做法是延长这些工作比较积极的土著在东非的工作年限,然后等期限一到,再把他们送给西非的姆西里政权等被东非驱逐的土著势力。

姆西里毕竟是东非人,在西非想站稳脚跟也需要人手,而且是越多越好,这也是东非土著的去处之一。

整的东非完全就是一个“恐怖”国度,这一点完全就是杞人忧天,恩斯特可没有穿特殊皮鞋的怪癖。

虽然谣言很离谱,但是东非乐见其成,很明显“劳工”的效率大大提高,至于那些被淘汰的“劳工”则早已经搭乘着远洋船只,离开东非这个是非之地。

受经济萧条影响,当下东非的“奴隶”生意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不过好货不愁卖,就像奥斯曼帝国的采买力度依然很强劲。

美国种植园主则因为农业危机造成的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开始缩衣减食,大规模抛荒减产,同时大规模裁撤农业工人。

但是,裁撤的普通农业工人虽然多,进口的“东非土著劳工”却不在此列,作为奴隶的平替,实际上“东非土著劳工”的成本更加低廉。

毕竟买卖奴隶也是要花钱的,以前奴隶贸易时代,这些奴隶从非洲到美洲的抓捕,吃喝拉撒以及船费等一系列费用,黑心的奴隶贩子可不会支付,这些成本最后都会落到种植园主头上,所以奴隶价格并不便宜。

种植园主购买奴隶的需求在于这些奴隶可以为种植园创造长期的收益,然后把购买奴隶的费用连本带利的赚回来。

“东非土著劳工”就不一样了,在经济危机以前,东非还象征性的收点费用,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继续稳住美国市场,东非开始对奴隶贸易进行补贴。

这笔补贴是按照“移民”人数来发放的,东非王国输出土著,第一目的国是海地,海地接受的土著越多,那就越赚钱,至于海地如何安排这些土著,那东非也就管不着了。

刨除掉东非为了输出土著,所付出的船只运力,人力,口粮,东非每年还需额外支付海地20万东非莱茵盾,这笔钱对于海地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