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晋血山河 > 第277章 末日大逃亡

第277章 末日大逃亡(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没有这场规模空前绝后的末日大逃亡,中国历史上会不会有南北朝都不好说。

末日大逃亡不是郊游踏青,逃亡,说白了就是在与死神赛跑,跑赢了能活下去,跑输了就得死。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红色高棉在民众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强行将城市居民往农村赶,仅仅这么一个举动便导致数万人死在路上,由此可见,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这种大规模、长时间的移民会造成何等可怕的灾难。那还是交通、医学都很发达的二十世纪,而现在是公元四世纪,交通、医疗跟二十世纪一比约等于没有,逃亡的人数却是不相上下,甚至犹有过之!

于是,不管是往北、往西还是往南,逃亡的路上都躺满了死人,有累死的,有病死的,有被强盗杀害的。两股甚至多股流民之间为了争夺食物、水源等等资源而展开惨烈的混战,又或者携手合作去进攻不肯为他们提供活命粮食的坞堡的情况变得极其普遍,杀戮与被杀戮变得像渴了喝水一样寻常。

不知道史学家们在大肆赞美这场大移民,声称正是这次大移民将北方的技术和人口传播到了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促进了南方与北方、中部与西部的大融合,让整个国家迎来了狂飙式发展的时候,可有统计过,在这场末日大逃亡中,有多少无辜平民变成了散布在原野之上的枯骨?可有统计过,他们流过的血与泪,能灌满多少条大江,多少条大河?

不过,他们暂时还得先韬光养晦个三四十年,因为属于他们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除了南下、北上之外,还有一条移民路线,那就是西进。选择这条路线的主要是关中汉人。

曾经无比辉煌的关中在经历八王内战、胡人入侵以及连年大旱之后,已经变成了人间地狱,眼看天灾越来越严重,胡人势力越来越大,关中汉人不得不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踏上逃亡之旅。由于关中那特殊的地理位置,他们的选择并不多,往北走就是匈奴汉国的地盘,往南走就是厮杀得最为激烈、情况并没有比关中好到哪里去的中原,翻过秦岭前往四川?不好意思,那里已经被氐人给占了。

四面皆敌,大抵就是这样。

一小部份比较头铁的关中汉人选择了从蓝田出发,经过武关,穿越秦岭和伏牛山山脉,沿着几百年前秦军进击中原的路线穿越秦岭南麓和伏牛山山脉,进入南阳盆地。至于到了南阳之后应该怎么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而大多数头没那么铁的则选择一路向西,翻过陇山沿着河西走廊一直往西走,前往凉州投奔张氏。

这场大移民————或者说大逃亡规模之大,实属空前。在历史上,它持续了整整两个世纪,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在北方,这场大移民使得慕容鲜卑实力暴涨,他们像一块巨大的、干燥的海绵一样贪婪地从这场大移民中汲取养份,经过三四十年的经营,一跃成为北方的最强者。当石勒一手建立的后赵政权轰然倒下之后,数十万鲜卑大军挟带着西伯利亚的寒流呼啸南下,轻而易举地占领了整个重新陷入混战之中的华北,建立了前燕,也拉开了鲜卑与汉民族这两个强悍的民族长达两百年战争的序幕。在西边,原本人烟稀少的河西走廊因为百万难民的涌入而迎来了大发展,农业、手工业、教育、宗教等等,都渐渐兴盛起来,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成为镶嵌在北方天空中的一颗明珠。凉州以其并不算大的体量保全了百万北方汉人,最后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几经浮沉后,凉州血脉深深地融入到了整个北方,最终在三个世纪之后开出了最美丽的花。

在南方……

那些背负着国仇家恨,踏着亲人的尸骨和血泪南下的汉家男儿撑起了南中国的天空。北人南下成了影响南朝兴衰的关键,祖逖北伐时他麾下的士兵主要来自南下的汉人;淝水之战,当前秦几十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压向江淮,南中国的天都要塌下来了的时候,排成整齐的方阵涉过淝水向前秦军发动冲锋的北府军来自南下的汉人;刘裕南征北战气吞万里如虎,靠的是南下的汉人;萧齐、萧梁与北魏对峙拉锯,靠的是南下的汉人;直到侯景带领大军渡江直指建康,南梁方面拿出来的解题方法,依旧了依靠二十年前南下的老将,比如羊侃。

当北方汉人不再南下的时候,南朝的生命基本上就进入倒计时了。

纵观南朝两百八十年的历史,真正不依靠南下的汉人,纯粹靠南方的力量与北朝对阵的,只有南陈。当侯景肆虐江东,将南方打成人间地狱之际,是陈霸先拿出了岭南两百年的积累,率领五万大军带着五十万石军粮翻越大庾岭挺进江南,充当江东诸将的大奶牛,一举灭了不可一世的侯景,最后建立南陈,将南北朝的故事延续了下去。如果没有他率领数万岭南子弟翻越大庾岭的壮举,南北朝将提前几十年结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