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雄霸三国 > 第九百九十七章 燃烧的大宁河(一)

第九百九十七章 燃烧的大宁河(一)(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诸公不必担心过甚,某既已料定诸葛村夫会如此行事,又怎可能不预作部署,嘿,那诸葛村夫不派出水师也就罢了,真敢如此肆意妄为,管叫其水师来得,便回不得了!”

早在挥军攻打巫县城之前,司马懿便已挖好了坑,就等着诸葛亮自己往坑里跳了去了的,当然了,为了保密故,司马懿却是断然不肯明说个中之蹊跷的。

“……”

司马懿倒是说得个自信满满,可一众将领们却都不甚以为然,奈何目下己方主力尽皆麋集于此,就算丢下辎重一路急撤,也明显不可能抢在荆州军水师前头渡过大宁河,一念及此,众将们登时便都傻愣住了……

“报,禀军师,贼军大营中异动连连,疑是正在准备撤军。”

“还请大都督明示撤军之章程。”

撤军可是件极其复杂之事,不单是大量的辎重要安排运输,各部先后顺序以及断后安排等等都得有个相应的章程才行,毫无疑问,司马懿这么道简单到了极点的命令实在是太过潦草了些,本来就对司马懿有着不小意见的马岱可就看不下去了,满脸阴霾之色地便从旁闪了出来。

“德山不必担心过甚,诸葛村夫断不会派兵来追的,我等只管安心撤军便好。”

司马懿浑然没在意马岱的不满之情绪,一派风轻云淡状地便给出了个判断。

“此话怎讲?”

在挫败了大燕军劫营之企图后,诸葛亮稍事休息了一天之后,便即率张飞、黄忠两部兵马,押解着大量的辎重,一路浩浩荡荡地进抵了秭归城下,这才刚安下大营没多久,就见一名斥候匆匆地闯进了中军大帐,冲着诸葛亮便是一个单膝点地,紧着禀报了一句道。

“军师,万不可让贼军就此遁逃而归,末将请命为先锋!”

这一听司马懿所部要逃,性子最急的张飞登时便憋不住了,头一个从旁闪了出来,朗声自荐道。

“军师,那司马小儿素来诡诈,我军万不可急追,以免遭敌暗算。”

黄忠到底年事已高,在用兵上难免要偏保守一些,显然是在担心司马懿会在半道上设下埋伏,还别说,黄忠的担忧当真不无道理——从秭归到巴东这一路上险阻可是不少,能用以为伏兵之所在多不可数,盲目穷追的话,一个不小心便有可能会落入司马懿的彀中……

追击撤退之敌乃是大获全胜之良机也,但凡稍有点水准的统军大将都不会不清楚此点,在马岱看来,似诸葛亮那等诡诈之辈,又怎可能坐视大燕军就这么轻松地撤走,正是出自此等考虑,马岱对司马懿的潦草行事自不免便更不满了几分。

“原因很简单,诸葛村夫定会派其水师急速西进,横断大宁河,翼断我军之后路,有此谋算,他又为何要冒着遇伏击之虞派兵来追?”

司马懿自信地笑了笑,随口便给出了个解释。

“嗡……”

听得司马懿这般说法,军中众将们顿时便又哗然成了一片,面带忧色者可不在少数,原因很简单——从秭归到大宁河边,足足有着四百余里的崎岖山道要走,哪怕大燕军是日夜兼程,少说也得近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撤回大宁河东岸,而荆州水师纵使是逆水行舟,顶多也就是十天左右便可进抵大宁河一线,在蜀中没有水师的大燕军根本无法在荆州水师的眼皮底下完成搭建浮桥之工作,荆州军主力只消有条不紊地徐徐跟进,便可将此处的近七万兵马困死在巴东城,真到那时,蜀中便已是空虚至极,又哪能挡得住荆州军的强大攻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