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游龙戏唐 > 第三百二十七章 连捎带打(三)

第三百二十七章 连捎带打(三)(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对于李恪的担心,陈子明根本不以为意,没旁的,概因陈子明早已把握到了太宗的心脉,又怎可能会不知太宗对李恪的考核其实就是品行二字罢了,而这,并非三数月便能见根底的,终归须得一段时间的深入了解,方才会见分晓,正因为此,哪怕李恪都已回京近三个月了,陈子明也没急着为其谋划出个好差使。

“哦?子明莫非已有良策,还请赐教则个。”

李恪除了担心自己会因没有差使在身而遭群臣忽视之外,也不免担心李贞一旦将差使办好了之后,会有异军突起之势,而今听得陈子明这般说法,精神立马便是一振,赶忙便出言追问了一句道。

“殿下应是知晓的,自晋以来,门阀世家始终盘踞庙堂之上,纵使我朝历次整顿,也难见成效,何也,概因教化普及不够,以致于文士多出自世家之中,朝廷虽欲广收天下之才,却终因可选之才过少,不得不容忍世家门阀子弟纵横朝堂之上,此等情形若无更易,后患无穷也,陛下非不知此点,屡屡下诏求变,却终不得其法,某思虑再三,觅得一策,或可解得此困,现有条陈一份在此,还请殿下过目。”

陈子明有心要力挺李恪,自然是早为其将方方面面的事儿都考虑周祥了去,这会儿听得李恪有问,自不会有甚隐瞒之处,抖手间,便已取出了份本章,双手捧着,递到了李恪的面前。

这世界跑得最快的便是流言了的,这不,上午才发生的事儿,到了下午,李贞在门下省失态的表现便已传遍了官场,李恪的心情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一下了班,紧着便将陈子明又请到了秘密会面之处,卜一见面,便是好一通子的大笑,幸灾乐祸之模样根本不加掩饰。

“不过小胜一回罢了,殿下何须如此兴奋,须知笑到最后的,方才笑得最美。”

李恪倒是笑得个畅快无比,可陈子明却并未露出丝毫的笑容,不单不曾跟着附和上一番,反倒是板起了脸来,不甚客气地便给其浇了盆冷水,无他,概因在陈子明看来,光凭李贞今日之表现,固然会使其在太宗心目中跌分不少,却未见得便会令太宗就此放弃了李贞,道理很简单,李贞不过是方才入朝参政的年轻人罢了,气盛上一些,也是可以理解之事,偶然的失常并不能真正反应一个人的品行与能力之高下。

“子明教训得是,是小王失态了。”

听得陈子明这么一说,李恪当即便被闹了个大红脸,再一细想,也觉得自己确实是笑的过早了些,认错起来么,自也就自觉得很。

“子明果真大才也,小王知晓该如何做了。”

本章不算短,李恪看得也不算快,只是越看,脸上的激动之色便愈发浓厚,到了末了,已是忍不住拍案叫了声好,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自古以来,向不罕见,殿下若是不能始终谨小慎微,何以青云直上,此一条,还请殿下莫失莫忘才好。”

尽管李恪认错的态度很是诚恳,然则陈子明却并未因此便放了其一码,而是不依不饶地出言提醒了其一番。

“嗯,小王记住了,今,八弟虽是受了小挫,然,却终归还是有差使在身,可小王如今却是依旧闲着,长此下去,却恐朝野见嫌,当如之何?”

李恪虽说被陈子明说得脸色愈发红了些,但却并未有甚怨言,诚恳地认了错之后,便即将话题引到了正事上。

“殿下要做的事并非细务,要表现的也不是治政之能,当着眼于掌总之能才是,朝中衮衮诸公,能理政者无数,身为帝王者,又何须事事亲躬哉,但消能表现出大局观,便足矣,有时间琢磨揽差使上身,倒不若提些合理化之建议,顺带着让纪王殿下也去忙乎上一回好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