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骗了康熙 > 第577章 教你堆国力

第577章 教你堆国力(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上次,在准噶尔盆地那里,玉柱就待在轮台老县城里,始终不挪窝了,逼着策妄阿拉布坦,必须带兵主动进攻。

说白了,玉柱的搞法,都摊开在了阳光下。噶尔丹策零和大策凌敦多布,看得很明白,却又无可奈何。

在玉柱的命令下,从西宁,一直到唐古拉山山脚下,沿途设立了十几个兵站。

兵站的建设图纸,都是玉柱亲手画出来的。

挖沟,垒墙,引水,拒马桩,囤粮食的高台,等防御用的设施,样样齐全。

反正吧,要从青海进兵雪域,只能在西宁囤粮。

按照玉柱的想法,为了防备准噶尔人的半道劫粮,就要利用兵力雄厚的优势,沿途建设十几个大兵站。

每个兵站,驻军一万,囤粮十几万石。

即使是准噶尔人来了,只守不攻,也足够守到援军赶到。

这种搞法,看似异常呆板。实际上,有针对性的克制了,准噶尔人机动力强的优势。

唐古拉山口,终年积雪,很不容易驻守。

准噶尔人,兵力严重不足,只能依旧占据着进雪域的要道,严密把守着那曲的喀喇乌苏河。

光看平面图,肯定看不懂,为何年羹尧会败于喀喇乌苏河的北岸。

实际上,过了唐古拉山口后,进雪域只有一条道可走,必须渡过喀喇乌苏河,由那曲的年前唐拉山口打进去。

这个时代的年前唐拉山,即后世的念青唐古拉山。

没办法,准噶尔人的骆驼多,打不过了,就往沙漠里一钻,清军只能望沙兴叹。

建立兵站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其中最重要的是,哪怕被攻破了一处兵站,整个前线大军,也不至于饿死。

这便是风险分摊的好办法,绝不把鸡蛋,全都搁到一只篮子里。

玉柱用兵,不喜欢搞出奇制胜的小把戏,一向都爱用阳谋,硬是逼迫敌军就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