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日娱之回档2011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净琉璃

第一百一十七章 净琉璃(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宫崎苍介和莫莱蒂小声的讨论了一下这种文化差异对导演风格的影响,到底有哪些值得学习的地方,放映厅里的灯光黯淡了下来,两人也停止了谈话。

《长眠不醒》的出品方Beta娱乐集团的标志出现在了大银幕上,具有科幻风格的字母揭开了宫崎苍介在世界电影舞台的第一次正式亮相。

宫崎苍介的身后,密密麻麻的观众坐满了整个放映厅,他们之中,还有着不少记者和媒体,比如戛纳的场刊、NHK的记者等等,以及一些受邀前来或者是感兴趣主动参加的电影人们。

看到大银幕上影片开始播放,有些小激动的宫崎苍介,调整了一下姿势,和身后的观众们一起开始欣赏其自己的影片。

第一排的中央,坐在宫崎苍介右手边的评委会主席南尼·莫莱蒂,和他正在用英语小声的交流着。

他所提到的朱塞佩·托纳多雷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流派的电影大师,其代表作经典的三部曲《西西里的美丽传说》、《海上钢琴师》、《天堂电影院》也是备受世界人民喜爱的作品。

“其实,在日本,电影来到这个国家之前,民间就已经有着丰富的大众戏剧文化,很多日本导演在接受电影这个新生事物的同时,往往会把它看作是传统戏剧的延展。

日本有一种叫做净琉璃的传统文艺,它与木偶剧密切结合,发展成为了大众的娱乐形式,而日本的导演们,在创作电影时,很容易会将其视作西方传来的新型净琉璃,尤其是出身八十年代以前的导演们。

于是,无论是小津安二郎等老一辈导演,还是你所提到的岩井俊二、是枝裕和等等,当他们尝试着自己制作电影时,非常自然地就会从净琉璃和歌舞伎之中借用众多的题材和元素。

反而是我,可能因为年纪过小的缘故,对日本传统文化浸润地不够深刻,因此在作品中表现得难免会更重视某些更容易表达的主题。”

宫崎苍介简单地和莫莱蒂解释了一下日本导演的风格产生的原因,以及自己为什么会和他们不同的问题。

莫莱蒂听到之后,也认可的点了点头。其实这种现象也普遍出现在全世界各地,年老的导演们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难免作品中就带着浓厚的文化色彩,反而是宫崎苍介这些新锐导演,他们的作品通常拥有极强的个人风格,更多展现的是对人性和社会的认识。

比如中国的电影正是因为有着京剧、粤剧这样的戏剧传统,才在情景剧领域取得如此高的成就,获得9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霸王别姬》,称之为中国电影的天花板,我想并不为过。

又比如美国盛行的歌舞片,从黑白片时期的《四十二号街》到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经典的《雨中曲》,直到新世纪的《红磨坊》、《爱乐之城》等等。它们的诞生和发展,也是随着歌剧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受到其影响,最终成为独特的电影类型,并受到美国观众的喜爱,本质上也是属于受到本国文化影响严重的电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