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二〇三四章 千年之基石

第二〇三四章 千年之基石(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个人说话的胆气与行事手段,一般都会与本身的实力相符,如今的苏联在德国的步步蚕食下,朝不保夕,斯大林自然也就硬气不起来,他非常希望能够借这个机会,获得南华的援助,与南华结成真正的盟友,同时希望能够在以后的国际大局中,协调步调,为红色帝国谋求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

而安毅对这次双方的会见也抱有很高的期望,现在该得到手的领土已经到手了,再向西发展不符合南华的根本利益,如何巩固现有领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与苏联关系有效改善的话,对于南华政府而言将是一个巨大的收获,至少未来在漫长的边境线上,双方不用搞得剑拔弩张,让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随时都有面临战争的恐惧。

当然,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将来不管怎么样,安毅也不会减轻对国防建设的重视,只要南华能够保持目前的发展势头,在科技与军事领域继续大跨步前进,任何威胁都不足为惧。

一行人返回由前沙皇行宫改建而成的主席宫,斯大林看到街头连个行人都没有,四周一片荒凉的景象,暗暗点头,认为这笔买卖做对了!

中午,安毅在主席宫宴会厅设宴款待斯大林一行。安家军中亚战区主要将领及东汉省军管会主要领导陪同出席。

要让苏联继续存续下去并让红色的大旗插遍世界,与南华这样强大的近邻保持一个和平的态势异常重要。

因此,心态平和的斯大林,对于自己此行受到的礼遇还是感到非常满意的。

说起来,这已经是斯大林第二次造访了,虽然这片土地以前都是苏联的国土,但是在魔鬼希特勒与守信用的安毅之间、在苏联富裕的欧洲部分和不毛之地的亚洲部分之间,斯大林明智地选择了信任安毅,扔掉那些不重要的领土来获得一个重新崛起的机会。

苏联人的心态也有一个逐步转变和适应的过程。如果是在原有的历史上,不要说割让整个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哪怕仅仅丢掉远东,估计斯大林就得下台。但是,这个时空中。早在三七年底苏联就因为远东共和国的独立而丢掉了远东,到了三八年又接连丢掉中亚和整个西伯利亚。到三九年战争持续在乌拉尔山西麓及伏尔加河流域展开,苏联早已经失去了对以上领土的控制,民众的心早就麻木了。

而现在的乌拉尔山及西西伯利亚的领土,属于远东共和国取消独立后送回来的意外之喜,相对于丢掉的乌克兰、波罗的海及白俄罗斯的土地,孰轻孰重连个瞎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便是斯大林“丧权辱国”的“卖国行为”没有得到任何质疑的原因。

这天下午两点,宾主在会议厅举行会谈。

会谈开始后,斯大林非常客气,先问候了安毅的生活和健康状况,而安毅则投其所好地谈了一下布尔什维克主义在国家建设和抵抗外来入侵等方面的优势,这引起了斯大林的极大兴趣,两人热烈地讨论起来。

听着安毅对布尔什维克主义在统筹、规划以及协调物资供应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知识分子、科研工作者应该算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等看法,让斯大林很是吃了一惊。安毅的想法在他看来过于激进,而且资本主义改良的味道非常浓郁,但是细细一想却又有些道理,尤其是安毅来了一句“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实质是要消灭贫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让斯大林听了心头大震,接连在心中念叨了好几遍。

再者,如今的南华,已经是苏联武器和作战物资进口的唯一渠道。

由于德国海军远超历史上的实力。原来时空中对苏联非常重要的北冰洋航线和黑海的补给线基本断绝,加上日本海军封锁了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依赖英美的物资援助已经不可能。退一万步讲,就算航路通畅。现在的美国正与日本在本土激战。他们根本没有多余的物资供应苏联,因此,与南华的合作便成为了仅有的选择。

还有一点就是——迫于德军的压力。苏联需要找一个盟友,从侧翼牵扯德国人的精力!而正在与德军在西亚地区作战的南华,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相对于空口许下诸多承诺的英国和美国,作为近邻的南华更值得交往,毕竟在让出大部分土地后,中国与苏联之间的领土纠葛早已不存在。现在反过来是中国人欠苏联人的情,这样在外交中。双方结合得更为紧密。

斯大林对此次访问抱有极大的期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