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 第一千五十八章 闹乌龙

第一千五十八章 闹乌龙(第3 / 7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且关键是家里人并不反对啊。

唯一算的上是宁卫民亲人的康术德早对他外面的事儿大撒巴掌,不做干涉了。

凉风儿,从那树梢儿吹过来的凉风儿,会使人精神振起,而感到在戏院里花掉的这几大毛并不冤枉。

尤其往往散戏的时候,宁卫民还会就近来点夜宵。

小吃店里要碗鸡汤馄饨,一个凉菜,再来一升散啤。

然后酒足饭饱,熏熏然中的他,再带上琉璃厂的收获,哼着差不多已经学会了的《四郎探母》,乐颠颠的走回家去。

至此才结束这美滋滋的一天。

所以宁卫民贼不走空就是必然的,凭他的口才和眼力,多少都能拿回家点像样的东西。

这就是又挣钱还又解闷儿的事儿,多么的好呢。

如果还想好点儿热闹的,那也没关系,大可以去看戏啊。

嫌人艺的话剧单调,没有好电影看,这都不要紧,因为还可以看京剧去啊。

这年头的京城到处都是戏院,听戏是最方便的时候,尤其名角众多,票也不贵。

哪怕让最挑剔人来说,这日子大概也难挑出毛病的。

怕是离休的老干部,也没他过得日子舒坦。

没办法,谁让他早就成了个货真价实富贵人呢?

都别说他自己小两亿美金的身家了。

就是作为“大酒缸”的半拉少东家,今后就留家里啃老,也足够支撑他这样子,随心所欲生活的。

像国家京剧团1985年刚刚改制,实施新建制后,从一团扩充到了四团,演员是最多的时候。

而且还有民间的风雷京剧团作为有效补充。

价格上说,就三五毛的看一场戏。

三十年后买一张湖广会馆的京剧票,就足够这个时候的人听一年的了。

关键是天越热,戏越好,名角儿们都唱双出,等夜戏散台差不多已是深夜。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