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 第六百五十章 一针见血

第六百五十章 一针见血(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拍了一些照片,打算一回去,就把电话、电梯、楼梯的样式,要按照这里做一下改动,以便得到更贴近历史的真实感。

此外,这年代的津门小吃也值得一尝。

煎饼果子,和天下闻名的“津门三绝”此时价格都出奇的便宜,特别亲民。

煎饼果子才两毛五一套,耳朵眼炸糕,桂发祥麻花也不过三五毛而已。

就连狗不理包子,此时也并非连狗都不理的包子,价钱不过一块二一斤。

甚至可以说此行的所见所闻,对于他经营坛宫那是太有帮助和启发了。

就像他们住的津门利顺德大饭店。

那不但是李中堂和孙先生,当年都曾下榻过的地方。

关键是这家饭店创办于1863年,有着“国内第一家涉外饭店”之称,曾经创造了近代风气的开端。

这里的大堂至今还保留着1918年制造的老电话。

那真是实惠极了。

最关键的是味道,那才是出人意料的好。

远超日后把这些玩意搞工业化生产,包装成花花绿绿的样子,在食品街上林立兜售,糊弄外地人时的那种滋味儿。

宁卫民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口感出了问题,因为他是不缺油水的。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人,对于油水这么足的吃食,应该是不会感到特别的引力的。

铺着红地毯的纯木楼梯,那是在1886年建立的。

顶楼上面还有一个客舱包着木墙的老式电梯,那也是我国最古老电梯,是在1924年安装的。

最奇妙的是,这东西居然在今天还能正常地运用,实在是让人震撼。

总之,这里的民国风极其的真实,土洋结合之处也颇为奇妙,与坛宫饭庄的氛围其实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这便使得宁卫民在惊讶之余,也产生了一些布置和装修上的新想法。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