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 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有多大

第二百六十九章 心有多大(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就是名存实亡的假规矩了。

因为现阶段的玉器厂干部,习惯于老老实实是按上头精神办事,习惯于服从,而不习惯与负责。

最终仅仅保留了厂区够大,大门气派,生产设备齐全,这些表面化的大厂特征。

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干部、老工人的退休,长期以来依靠统购统销政策护佑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

玉器厂彻底成了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不思进取,吃老底子的“富二代”。

可以说整个厂子,旧日精益求精,奋斗创新的精神却已经丢得七七八八了。

大部分国营企业,从上到下却几乎已经丧失了这种信念。

尽管五六十年代的工人普遍具有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

但到了八十年代,却真的没有多少人再张嘴说过,类似于“我得对得起国家给我的这份工资”这样的话了。

而这也就导致了大批企业无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败。

哪怕是再优秀的企业,也是如此。

甚至积极进取的心气儿上,恐怕都没法和锦匣厂这样一直苦苦挣扎的小厂相比。

还千万别不信,这一点从每天早晨来上班的工人精神面貌上,就能明显反馈出来。

因为即便是来到厂门前,工人们听见上班电铃打响,也没人会着急完成百米冲刺。

虽然厂里有规定,迟到一分钟,扣一个钟点的奖金,迟到一个钟点,扣一天的奖金。

可压根没有人会拿着职工的花名册坐镇门卫室,那谁还在乎呢?

就比如重文区的玉器厂吧。

作为在全国评比中获得奖项最多的玉器生产基地。

作为曾拥有十五位全国级别的工艺大师,连续八届荣获国家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创作出大批堪称国宝级的玉雕珍品的企业。

又能怎样呢?

当下如果有谁能认真去了解一下厂里的实际情况,恐怕一定会感到相当失望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