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国潮1980 > 第一百八十一章 跳灵官

第一百八十一章 跳灵官(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上有“福如东海”、“招财进宝”等喜庆字样,以此讨喜,获得彩声。

较为特殊的是“女加官”,那是本家为老太太办生日的专属剧目。

由戏班唱旦角的演员扮演,所扮的人物取材于道教女神仙“王母娘娘”。

头戴凤冠,身穿女红蟒袍,手持牙笏。

同男加官一样,戴一白色笑眼女面具,梨园行称之为“女加官脸子”。

而通常情况下,如两出戏一起演,排在“跳加官”之后的就是“跳财神”。

就连唱旦角的也不例外。

如陈得霖、王瑶卿等,都曾在宫中演戏之前跳过灵官。

可见当年的统治者对这出戏码的重视。

至于民间的堂会戏,因为大家伙儿的追求都差不多。

那是必有“跳加官”或“跳财神”二者其一,或是一并出演的。

“跳财神”的表演形式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种。

文财神取材于道教神仙比干,武财神取材于道教神仙赵公明,还有一说是西域“大回回”。

自清代中叶以后,文财神的表演形式逐渐失传,就只有跳武财神的了。

演出的时候,扮财神的演员怀抱一个大金元宝,单手整冠、抖袖、举起元宝跳跃,向左右各跳两回。

即将元宝放在堂桌上,顺手再将托盘中的字轴儿打开,给观众们展示出一副对联。

跳加官有跳“男加官”、跳“双加官”、跳“女加官”三种表演形式。

服饰与道具是专用的,特制的。

所扮演的人物取材于道教神仙“天、地、水”三官中的“天官”(即上元一品赐福天官)。

因此演员向观众打开的“加官条子”上,写有“天官赐福”、“加官进禄”等吉祥祝词。

故称“跳加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