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22章 选择

第22章 选择(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镇抚司。

李青一到,刘强就送上了打探来的消息。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句话,师父张邋遢常说。

师徒俩虽在山上修行,却也不是真正的与世隔绝,时常有村民上山求药,师父张邋遢也从未收过钱,有条件的收点儿粮食,没条件的,都是免费治病。

无论是后世接受的教育,还是这一世师父的教诲,都无法让李青说服自己,做一个纯粹的精致利己者。

再说,他是锦衣千户,查大明官员是否触犯律法,是分内之事,并不逾矩。

生活不是一般的难!

一季稻谷亩产2~3石,除去地租、赋税、种子、农具等,一年两熟的稻谷勉强能得到一熟。

脱粒后只有260斤上下,一对年轻夫妇正常来说,可以耕种5~6亩,也就是说辛辛苦苦一整年,只能获得1500斤上下。

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全都指望这些粮食过活,人均普遍只有200斤左右。

平均折算到每天、每顿,只有三两米,孩子、老人勉强果腹,年轻人根本不够,只能拼了命的劳作。

驸马都尉也是官员!

退一步说,就算将他归为皇亲国戚,锦衣卫一样有权力调查,只是大多锦衣卫不愿这样做罢了。

李青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缓缓道:“旨意不可违,但该查还得查!”

他十分清楚,敲打根本没有用,这人啊,一旦起了贪欲,根本收不住手。

打定了主意,李青起身出门,在街上吃了个碗凉面,前往衙门。

种桑、种麦子,亦或其他,其收成折算成粮食,都差不太多。

当然,要是自家有地,亦或沿海的百姓,生活还是可以的,至少能吃饱。

但大明有近一半的耕地,都牢牢掌控在地主手里。

青壮男子被称作家中顶梁柱,十分贴切,因为‘顶梁柱’要是倒了,一家人连生计都维持不了。

百姓生活已如此艰难,若是再出现巨贪,不知要死多少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