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李二:恁祖宗来了! > 176.第174章 咱朱家的大明战神?想看!

176.第174章 咱朱家的大明战神?想看!(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当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不重合的时候,需要取偿于经济重心,来补足政治中心的不足;但同时你也要这样考虑,就算用经济重心来补足政治中心,都会有人嚷嚷不满。更何况北方不是政治中心?那就怕不是要将北方弃若敝履,而北方也将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李清沉吟片刻,挥手打出一张全息地图。

“我们拿两宋来举例,北宋和南宋就是这种情况。北宋某种意义上开封可以当做前线,因为在丢失燕云十六州以后,汴梁的面前一马平川,直面国境的前线,大量的财物要靠东南地区的运河转运。而你们同时也会发现,别管结果如何,至少北宋还有一点进取心,知道五路伐夏,复燕云者为王。”

“而到了南宋时段,都城定在了长江以南的杭州,其作为政治中心,已经完全跟经济中心重合,所以在所谓的“进取”上也不如北宋多矣。”

“至于为何选在北平这个地方,老四肯定也是有自己的考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就是从地理的角度来看,北平以北属于游牧区域,而以南则属于农耕区域,也就是说北平处于游牧与农耕的交界点。”

第174章 咱朱家的大明战神?想看!

“我怎么看?”李清倒没想到朱元璋会忽然间问自己。

他笑着说道:“那能怎么看?如果评价老四自从登基以来做过最对的一件事,那就是迁都北平。”

“为何?”老朱来了兴趣,朱老四也是。

难道我一生的功绩,都不如一个迁都北平吗?

随着李清的话语,地图上染上了代表农耕区域的红色,以及游牧区域的蓝色,并且重点在北平上标了一个星标。

“战争的基石是地理,而东亚的地理决定了北方牧区拥有南方所没有的低成本产马地,与农耕区的稳定生产力一结合,就会诞生强大的军队。谁掌握了农牧交界区,谁就掌握了武德高地。长城就是区隔农区和牧区的界限,不能以华北为基石,控制长城的农耕政权,根本没有国家安全可言。”

某些人会幻想,定都在南方的话,南方人会向海外扩张。但历史证明根本就没这个可能,南方的士绅集团所想的不过就是守着一亩三分地过安稳日子。

而在农耕社会,你要往南边发展,就一定打不过同时拥有游牧与农耕二元性的北方人,你要控制北方,就只能构造一个以华北为核心的内向型大陆性政权。最浅显的例子就是宋朝,失去了产马地没有骑兵,只能守不能攻。

李清心想当然了,你要不迁都个北平,等你家大明战神绰罗斯·祁镇局部坏死后,定然会在那群文官的裹挟下放弃北方。

嗯,和耶律敬瑭、完颜构并称的绰罗斯·祁镇,代表作品是《我在草原望北平》。

“定都在北平,大明会是一个更加有进取心的朝代,而进取与否很重要的一点是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否重合。如果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重合的,那么这个帝国多半是一个内敛型的帝国,然后和经济中心重合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和士大夫集团在共治了。”

“对于经济中心的这些人来说,往外战争、往外去征伐,对我来说没有任何好处,然后成本都得我来负担。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不愿意对外扩张,就会是一个内敛型的帝国……不信你自己想一想,老四,伱北征的时候是不是朝野之中反对之声颇多?”

“叔父所言极是,这也是俺想要迁都北方的原因之一。”朱棣立刻捧哏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