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破妄为丰 > 第三章议荆楚 入江陵

第三章议荆楚 入江陵(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叶天恭敬的回道:“小侄在离巴蜀前对这鄂州城做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张破笑着说道:“哦?叶贤侄不妨说来听听!”

叶天慢慢讲来:“据史书记载,这鄂州城(今武昌)的营建始于三国时代的东吴,古称夏口。那时候鄂州城的规模不如当今。我朝皇室南迁前的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知州李尧俞增修城池,将这鄂州城的规模扩为原来的两倍。由于鄂州城的地形特殊,这城池的扩建主要是向东展开。鄂州城依山傍江,建筑城垣形成一个不太规则的圆体。有三门,东曰清远,南曰望泽,西曰平湖。除此之外,据说还有武昌门、汉阳门、竹簰门。城内还有一座子城,而其西南则为黄鹄山(即今日蛇山),城西以长江为限,城中山丘连绵。这鄂州城内众楼之中最有名的当数这南楼,这南楼位于这黄鹄山顶。据说这黄鹄山在盛唐时有楼曰黄鹤楼,但可惜的是这座黄鹤楼在我朝已废。这鄂州城外有市曰南草市,南草市中最盛名的楼当为那楚楼。城南望泽门外又南湖。城外东边有东湖。这鄂州城内多寺庙,其中在城东门外又二寺比较出名,其一为头陀寺,其一为洪山寺。这鄂州城内不仅寺庙众多,这道观也不少,尤以那元庆观(今长春观)为最。”

张破听了半天后总结了一下,道:“噢!叶贤侄这是从地理上说的这鄂州城的布局,这鄂州城多山多水,也多寺庙道观。那叶贤侄是否还进一步的深入了解过没呢?”

叶天接着说道:“这鄂州城由于是我朝抗金之要地,朝廷屯驻大量军人,营寨占地甚广,城中之民泊舟者甚多,其人多为军人。又鄂州城内水界众多,其民多喜习水,尤其是盛夏,每年都有渡江之盛事,其势盛大,民众活跃至极。其南草市却是鄂州城的的一繁华之地,人丁众多,往来频繁,其繁华盛景一点也不亚于我成都城。至于这鄂州城内的富商嘛,据说主要有三大家,分别是欧阳家、杜家和倪家,其他的商家和这三家相比,差之甚远。”

一路上每人都在想着这鄂州城的事,虽说各自心事不同,但也可理解。

一日很快就这么过去了,临近傍晚时分,这天边的太阳还没有完全撤去,那轮红日半挂在这天际线上,红透红透的……

全陆指着前方一面高墙,开心的到:“张叔叔,您看,前面就是江陵城了!”

熊进抬眼朝前方望去,不禁讲出:“江陵,古荆州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之要塞。三国时曾成为南北抗争之关键。皇室南迁前夕,江陵为这荆湖之地人丁仅次于鄂州城的第二大重镇。据说江陵府当时有户85810户,有口223284人。南迁前是这荆湖北路的中心。而荆湖地区那时的三大重镇分别是鄂州(今武昌)、江陵(荆州)、襄阳府。”

张破看了一眼这熊进,这熊进虽说自己是第一次与他打交道,还不知道这小子之才到底如何,但从这小子刚才这话来看,这小子还算是蛮用功的。张破微笑的表扬着:“恩。看来贤侄离开巴蜀前做过很足的功课啊!这很好!”

张破见这叶天的功课做得确实挺足,点点头,道:“三位贤侄都是当世之良才,张某此次鄂州之行有三位贤侄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啊?哈哈哈!”

全陆回道:“张叔叔,小侄何德何能,能与那良才相比啊!小侄惭愧啊!不过小侄一定会好好跟随在张叔叔身前学习的,希望有朝一日能进入这良才之列!”

“谢谢张叔叔!”熊进说道。

全陆也不甘被这熊进挤下去,他也现学现卖的接着讲述道:“当年皇室南迁之后,由于鄂州地处襄阳之背腹,是我朝与金人的前沿之地,这战略地位自然也就十分的紧要。为此朝廷大量派兵驻扎于鄂州城,随之带来的是这鄂州城的日益繁荣,而江陵城的中心地位也就逐渐的转移到了这鄂州城。现如今的鄂州城已成为了大宋国南来北往,东进西行的大都会。荆湖北路(今湖北)和荆南南路(今湖南)一带则成为我朝在这长江中游一带的军事防御中心。”

张破深深的看着这全陆,此时的全陆比之当年的全陆又进步了不少,不错,不错。张破赞许的说道:“全贤侄的这番功课做得也挺深,继续努力啊!”

“谢谢张叔叔!小侄会的!”全陆应道。

张破又转向叶天,笑着问道:“不知叶贤侄又做了哪些功课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