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 > 第0275章 咸阳纸贵

第0275章 咸阳纸贵(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共尉和吴巨一谈就是大半夜。吴巨有执政经验,在共尉的官员班子里是难得可贵的,共尉从他这里听到了更多的经验之谈,特别是对法律方向,吴巨可谓是个行家里手。共尉对他十分满意,第二天就把他安排到廷尉吕泽那里去担任廷尉正,秩千石。吴巨喜出望外,顶着两只熊猫眼,喜滋滋的去了。

法家弟子吴巨一夜之间由一个庶民担任了廷尉正的大官,在西楚太学里又引起了一阵热潮。不少有执政经验的人都赶到令尹府求试,把陆贾忙得不亦乐乎,经过十几天的审核面试,挑出一批既有理论,又有经验的人补充到各府试用,反正各个岗位都有详细的要求,考核标准也是摆在明面上的,倒也没有费太多的手脚。

吴巨当了廷尉正,陆贾又转向荀派,荀子的学问一下子在西楚太学风行起来。与此同时,咸阳的几家书坊迅速推出了新版的《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赚得盆满钵满。《荀子》是儒家集大成之作,《韩非子》是法家集大成之作,《吕氏春秋》则是对战国以来各家学术的综合,因为吕不韦是商人,后来又被秦始皇流放,所以一向不为人所重视,《吕氏春秋》的价值也严重被人低估了,现在共尉提倡百家争鸣,商人的地位也提高了,他们很自觉的就推出了同是商人出身的吕不韦主编的书。

咸阳城里很热闹。

孔鲋也没闲着,他一面主编《共氏春秋》,一面让人推广《孟子》以及子思的书《中庸》,极力扩大思孟派的影响,与此同时,他开始整合各家资源,准备推出六经的统一版本,因为各家学问的不同,严重分散了他们的战斗力。比如《诗》就有齐、鲁、韩三家,互相辩驳,更谈不上对外了。

“蜀中的铜运来没有?”

“听张将军送来的消息说,已经在路上了,只是栈道难走,可能还要一段时间。”

“知道了。”两人说着,已经到了宫墙外,陈乐一见有几个陌生人在共尉的车旁等着,知道他还有事,就先告辞走了。共尉走到车旁,看了一眼站在李昶旁边的那个中年人,那个中年人连忙拜倒:“草民吴巨,拜见大王。”

共尉愣了一下:“你叫吴巨?”

“正是。”

但是市面上最受欢迎的,却还是陈乐主编,从各家典籍里抽选出来的,与自然科学相关的集选内容,十天一期的学术沙龙,他一个人独占了前三期,直到孔鲋都急眼了,他才让出了第四期的主讲位置。但是他也没闲着,他根据每一期的演示内容,配合共尉所给的秘谱里一些相关基本理论,用大家都能理解的语言写成小册子,再配上相关的图谱,图文并茂,简单明了,再写一些利用其中的道理对日常所见的现象进行解释的小短文,一下子就风靡整个咸阳城,西楚太学的学子,不论是哪门哪派的,手里要是没有一册这个书,简直不好意思见人,相互闲谈的时候,如果不知道光的直线传播原理,不知道小孔成像的原因,那根本就不敢自称是西楚太学的学子。而每一小册的出版,都成为咸阳书市生意最火爆的时候。

咸阳纸贵。

紧接着,相关的农学书、商学书也开始印行,随着一些学问有基础的学子相继被授官,原本门可罗雀的农学院和商学院渐渐也开始热闹起来。困扰了共尉一年多的问题,终于有了圆满的解决。随着一批批有学问基础的士子进入官府和各行各业,关中的事业开始有了新的起色。

共尉很满意,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每天只听半天政,另半天在家陪陪里外的老婆,逗逗名正与名不正的孩子,甚至闲下来还可以画两笔少儿不宜的私房画了。

与此同时,项羽和范增却十分不爽。

共尉很意外,前天陆贾刚和他说起过吴巨这个人,他还没得来去找他,没想到他主动找上门来了。他看了一眼李昶,李昶连忙笑着解释道:“大王,他是我大父的学生,我刚才在太学里看到他,就觉得特别奇怪,所以……”

共尉明白了,他笑了笑,摆摆手道:“原来是李公的学生,起来吧。”

吴巨起身,束手站在一旁。共尉让李昶找来一匹马,让吴巨骑着,跟在车旁,一起向咸阳宫方向走去。一路上,共尉详细打听了吴巨的情况。原来他和李斯是同乡,年轻的时候到咸阳找出路,就拜在李斯的门下,学习荀子的学问,说起来,他是荀子的再传弟子。秦朝还在的时候,他做过几年官,政绩还不错,没想到正当壮年的时候,秦朝却灭亡了。他因为是李斯的学生,一直没有好的去处,这次听西楚太学招收学子,他就来了,开始走的是令尹陆贾的路子,因为陆贾也是楚人。陆贾原本是儒家思孟派的,和荀派并不相契,但是陆贾现在接触实际政务,遇到了很多新问题,都是思孟派的学问无法解决的,所以他和吴巨一接触,立刻对荀派产生了兴趣。当然了,陆贾转而接受荀派,其实还是为儒家着想,因为荀派的学问适合从政,当官的人多了,对提倡儒家学问当然是有帮助的。这一点陆贾虽然不说,共尉也心知肚明。

共尉以前对荀派的学问仅限于中学时读过的《为学》,其他的了解并不多,因为荀子有两个法家的学生,名声不太好,孔鲋又是思孟派,当然不会给他讲解荀子的学问,最近因为要考虑以法治国,他才开始接触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子的学问,间接的了解了一些荀子的学问,但是韩非子把荀子的法家内容推向了极致,从根本上来说,和荀子的学问又有很大的不同。

和吴巨一席谈,共尉倒是了解了不少荀派的事情,更让他高兴的是,吴巨不仅对做官有很多的见解,身边还藏有全本的《荀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