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 > 第0258章 请君入瓮

第0258章 请君入瓮(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孔鲋想了想,点点头道:“我记得,我记得。只要天假我余年,我一定为大王写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来。”

共尉差点笑出声来,他扶着木架,慢慢的踱着步:“先生,这件事可不是一件小事,真正做起来恐怕比我们想要的还要复杂,也许需要五年,也许需要十年,也许需要三十年、五十年。”

“就算需要一百年,我孔鲋也愿意做这个拓荒者。”孔鲋坚定的说道。

“我相信先生。”共尉点点头:“我已经下令关中,与山东诸王也说过了,希望民间踊跃献书,只有先占据了大量的典籍,我们才能去伪存真,甄别优劣,写出一部能反应历史真面目的书来。先生,任重而道远啊。”

“只要君侯有心,我在所不惜。”

共尉见他激动成这样,一方面觉得有些好笑,一方面又有些不忍。他一面挪动着膝盖,一面详细解说了西楚太学的方案。当他说到太学准备同时设立墨、兵、农、商等诸家的时候,孔鲋的脸色不好看了?他不客气的打断了共尉的话,怒形于色:“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兵家入太学也就罢了,怎么墨、农、商也要进太学?”

共尉点点头,很明确的回答道:“是啊。兵者,国之大事,不能不加以重视,这一点先生也没有疑问,我就不多说了。农,立国之本,民以食为天。夫子也说,足食足兵为国之大事,岂可不加以重视?商者,沟通有无,足利民生,也是一件大事。如果以人体为喻,那么农是基础之肌骨,兵是护身的皮肤,商则是贯通全身之血脉,血脉不畅,焉能不病?”

“那照你这么说,儒是什么?”孔鲋没好气的说。

“儒是这里。”共尉嘻嘻的笑着,伸出一根手里指了指头:“儒者,国之首也,总掌百官,以仁为心,循道而行,则天下无敌矣。”

“哦。”孔鲋这才松了口气,虽然不太满意,却不是那么反感了。既然儒家为首,那么墨家和兵家也差不多,也就无所谓了,进来就进来吧,自己正好要改造改造他们。

“好。”共尉转了一圈,回到孔鲋的面前,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这件事很大,大得我们难以想象。本当多拨一些人辅助先生,奈何我现在是个穷光蛋,国库空空如也,实在养不起那么多的人,所以短时间内,还是以先生和先生的弟子为主。至于经费的问题,先生尽管入心,我准备动用少府的赋税,哪怕缩衣节食,也要保证这件事能进行。只要我有一口吃的,先生就有一口吃的。”

孔鲋听了,再次被感动得老泪纵横,他向后退了一步,弯下了腰,深深的鞠了一躬,久久没有起来,时间长得让共尉担心他脑溢血。他重新直起身之后,扫视了一眼,转过头对共尉说道:“老朽知道,大王关心我,给我安排了府第,可是看到这些书,我就把家安在这大殿之中了,一日那部书不完成,我决不离开这座大殿一步。”

共尉长长的出一口气,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总算放下了。一想到孔鲋要来,他就想起孔鲋跟他唠叨的样子,现在好了,把这么一件事交给他,他大概没有什么时间再去烦自己了。

请君入瓮,大功告成。

可是共尉万万没有想到,孔鲋不知道是老而弥坚呢,还是精力过于旺盛得以至于那么大的一件事都拖不住他。刚到咸阳第二天,孔鲋就给他上书,弹劾丞相府主持事务的代丞相宝珊、丞相长史萧何大逆大道,其罪当诛。

两人一路说着,来到一个殿前。孔鲋一见,就知道是以前宫里的典籍文章所藏之地,他做博士的时候,在这里呆过好几年,再熟悉不过。旧地重游,心态却大不一样了。以前是象条狗似的听嬴政呼来唤去,还得随时担心掉脑袋,现在是由大王恭敬的陪着,显然是一个天一个地。想到此,孔鲋更是增强了要好好教导共尉的决心,不把共尉教成一代明君,他真是对不起共尉的尊敬啊。以前打仗的时候,他帮不上共尉的忙,只能看着共尉吃瘪,现在到他发挥强项的时候了。

孔鲋感慨万千,进了大殿,入眼的是一排排高大结实的木架,木架上堆得满满的简册,全部用皂囊包裹着,一个个标签上写着典籍的名字。孔鲋走过去,抚着一只只皂囊,看着那一个个古籍的名字,禁不住泪如雨下。三年了,没想到自己还能重见这些经典。

“先生?”共尉小心的陪着:“先生看,这里可有什么欠缺的吗?”

孔鲋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哽咽着说道:“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总的来说,纵有损失也极其有限。大概我们走了之后,这里也很少有人来过。”

共尉也笑了:“先生可真说中了。我听公子婴说,胡亥根本不好读书,登基之后,就没来过这里,所以这里的书和先生离开的时候基本没有两样。先生,你还记得当初答应我的事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