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皇帝奋斗日常 > 皇帝奋斗日常 第12节

皇帝奋斗日常 第12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裴清殊不是个有钱没处花的傻子,天底下家境贫寒、又有才华的学子那么多,他不可能谁都资助。所以他当时选择的,大多是他的老师、名士卢维推荐的,一些知根知底,且才华横溢,有治世之才之人。

陈起没有辜负他的厚望,一路过关斩将,考中了二甲第一名,成为了延和二十四年科考的传胪。

之后陈起在清贵的翰林院和外放做实事之间,选择了外放做父母官。

裴清殊登基之后,就把陈起召回了京城。

虽说翰林院的官员,入阁的几率比较大,但并不是所有翰林院官员都会入阁,也并不是没有在翰林院待过的官员,就不能做阁老。

裕妃笑道:“您能这么想就太好啦。”

傅太后嘱咐道:“不过,你也要多做善事,为自己积福才行。娴妃她们最近不是在筹集善款,捐给慈幼局吗?你也多上着点心,别整日里老想着置办衣裳首饰。皇上虽然没说你什么,但殊儿这个人我再了解不过了,他都会默默地记在心里的。”

裕妃虽然不够聪明,但好在还算听话。

虽然她很舍不得那些漂亮的珠宝和华服,但她知道,傅太后说的很有道理,于是便乖乖地点了点头。

……

归根结底,常规只是常规,能否封王拜相还是要看个人的才能,以及皇帝的喜好。

内阁里都是皇帝的近臣,裴清殊身为皇帝,对内阁的人员调动是有绝对话语权的。

让陈起入阁这件事,虽说有过一些反对的声音,但陈起此人并非池中物。他上知天文,可与公孙明聊星象。下知民生,可在谈笑风生间将一些只知道死读书的老臣辩驳得哑口无言。

裴清殊登基后短短几个月间内,陈起就已经用自己的实力在内阁站稳了脚跟。

虽然他的出身不如和他同品级的宋大公子,资历也不如为官十余年的宋池。但陈起的个人能力实在太过突出,以至于他现在和宋池平起平坐,大家都不会有什么不服气的了。

就在后宫提倡勤俭节俭之风,想方设法地为大齐的国库省钱之时,裴清殊和公孙明等人,却是在考虑给官员增加俸禄之事。

虽说公孙明身为被太上皇倚重的公孙夫妇的独生子,手上根本就不缺钱,但他还是提出了这个问题:“微臣以为,提高俸禄,虽然在短时间内增加了大齐的财政支出,但从长远角度考虑,是势在必行的。”

内阁成员之一陈起也表示赞同:“臣附议。”

四年之前,裴清殊刚刚大婚,在礼部当差后不久,裴清殊就萌生了一个资助贫困考生读书、考试的想法,并且很快付诸于实践。

这个陈起,就是其中的寒门子弟之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