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亿万特奖 > 第22章:碰壁

第22章:碰壁(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私家一套居室的装修,费用在三五万到十几万,据客户的财力与装修要求,差距比较大。龙欢出手不错,两单工程总价都谈下来,在十万左右。随后龙欢联系杨通逸这边工程部,要求设计部完成设计之后,进行施工。

中间时间缓冲不多,设计部的设计最多一周能够跟客户商谈搞定。如果工程部不能顺利找到人手干活,对杨通逸的质疑肯定不小。龙欢、王玲芝等都想看杨通逸的笑话。

滕莹莹心里更急。

业务部找到活,说明公司扩张决策是对的。杨通逸目前还没找到施工队,组建工程部,听滕莹莹提醒,知道自己面临的压力。不过,这没什么,工程部的组建高莉说过给三个月时间,业务部找到的项目,还可继续像之前那般委托给公司之外的人来干活。

杨通逸自己就是学室内装潢、设计、维护等方面的专业,虽说当初没学精、学透,出来三年也在做这方面的活,自己在理论上还是能够指导其他人。意识到今后自己的位子,他在思谋组建工程部的同时,也将之前的教材捡起来重新自学,同时,在网上广泛浏览,见有新书籍、新技术、新方案、效果图、新材料等等,一切有利于公司、工程部发展的东西,都搜集整理,形成资料积累起来。

田师傅笑了笑,随即摇头,表示目前自己找活还行,收入也满意。加入公司人受拘束、收入上也说不好。田师傅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公司肯定要牟利、要养人,那些干活的人创下的利益必然被盘剥,哪有自己干钱直接落入包里爽快?

另外两人也是这意思,杨通逸也不多劝。主要是田师傅这三个人都是野路子,半路出家,技术谈不上,自然不能付出超值的代价来吸引他们。

之后两天,将滕莹莹手中可联系的、做室内装修方面的信息都联系,并见过面,交谈过。其中,有一伙人数在十来个,稍具规模,杨通逸当真动心了。只是,领头的那个人也是雄心勃勃,不肯加入高宜惠家居成为下属。

并不是说他们没有眼力,看不清强强联合的好处。高宜惠家居公司本身就是一个很小的公司,即使到如今部门扩大、招收了一些人总计员工才十几个人,哪肯听信杨通逸的劝说。

这段时间的走访,也不是没有收获。有两个信息很有用,一是目前怀林市这种室内装修、维护市场并不饱满,相反,需求很大,而市场里的人比较乱,参差不齐,有些有经验,经验化变成技术。

孙超这时候就显得好用了,不怕辛苦。

当年在省学院里学室内装潢专业的,一个班有几十个同学,同届有两个班,至少有一百来人学这一专业。学院每年都有招生,可见,全省而言,每一年有百多人从学院毕业。自己完全可从学院里招人也可到学院查查,往届毕业的学员中怀林市有哪些人,如今去向如何。沿着这条思路走,完全可将人才积累这个问题解决好。

另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具体施工人员,这样的人如果临时做活,不难找,到人才市场招呼一声,立即有一车人汇聚过来都说自己会做。特别是打短工的农民工,只要有活干,不管什么活都是先拿到手再想办法解决其他问题。

工程部要的是施工队伍的大框架,技术工,至于零活、小工,那无所谓可临时找人来,没有必要都养在公司。

怀林市在室内装修、维护这一块还有一个实力最强的存在,那就是市里各建筑公司自有的队伍,修建小区、办公楼或其他项目,建筑公司会自己来做这些业务,只有项目多,抽调不出人手,才将这些业务对外招标,转包给外人来做。市里,业务量最大的当然是这些建筑公司。

比如木工,如今木工不像以前的老木匠,木匠的手艺没有几年功夫是不能出师的。如今,侧重在工具,工具齐全,手艺相对要求要低得多。

最简单一个例子,锯木板,之前是手艺,手艺不到家,锯出来就不直。如今有电锯,弹线之后,两手推着木头就可顺利破开。

二是人才稀缺,做过的人虽多,散乱无组织,真正对室内装修专业的人极少,即使有少数人稍有钻研,那也仅是为了能够吃这一碗饭,积累所得,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知识。

对此,得出的结论让杨通逸对组建一家具有技术积累和技术人才的施工工程队伍,更有信心也更看好今后的发展。组建起来,只要做过几家,宣传、名气逐渐有了后,竞争力比那些散乱的务工人员、单干活几个人临时组团等要强很多,逐渐会将这些人挤出主体市场。

孙超多少有点受挫,滕莹莹见杨通逸几天都没招到人,客服部稍微安定后边过来,准备协同他一起推动工程部的组建。高宜惠家居在扩张之初,龙欢的业务部相对招人轻松些,很快招到六七个人,开始进行使用。业务部运作起来,也很快拿下两单小项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