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穿越之寡妇丫鬟 > 第二零四章 匪患又起

第二零四章 匪患又起(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另外,大周律法有记载,“凡断谳奏狱,每二十贯以上为大事,十贯以上为中事,不满十贯为小事。大事以十二日,中事九日,小事四日为限。”也就是说大周案件,涉案金额十贯以上就属于中事,朝廷的司法部门必须在9天内处理。

由此可见在大周十贯在哪里都不是小数目。村里人种温室都得了几贯的收入,就算今年冬天再难熬些,也能过得去。蓝怡自己虽不到家赀万贯的程度,也绝对该算富户了吧。

若不是两个孩子在,周卫极真想抱一抱她,让她明白自己的心有多暖乎,“在山里我会打猎烤肉吃,饿不到的。”

“也不能总吃烤肉,这些你还是带着吧。”

“好。”

贾氏送吴氏回家,被赵里正的妻子花氏强留用了晚饭,由赵良秀打灯送了回来。

蓝怡已经烧好热水,等着贾氏回来她先舒服地在温室内泡了热水澡,洗去这几日的疲累。温室内的黄瓜条已经长得半大,再过几日就能摘了。种下的一畦大红果也就是西红柿植株已经有一尺半高,刚听宇儿说有一株底部开出了一簇黄色的小花,蓝怡一遍擦洗头发,一边借着火光仔细观察却没有发现。

“嗯。”周卫极净手,接过她手里的菜刀继续切熏肠,“又有两家商船被劫了,手法和劫花家商船的一样,死了三个船工。”

蓝怡担忧,“二哥要去查这个案子?”

“事关重大,我要带人进山,得有几日才能回来,你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去花家村烧纸时避开花家人,别再吃亏。”本想暗中跟着她去的,看来是不成了。

自己去烧纸的小事,怎么能和他进山捉这些穷凶极恶的人相提并论!蓝怡把手在围裙上擦擦,“放心吧,我不会吃亏的。你等等,我进屋拿点东西。”

蓝怡进屋一会儿就包了一个小包袱出来,“二哥,这里边是我新作的保暖用的手套和袜子、护膝、护腰等,你带上吧,不占地方的,你们进山肯定是骑马吧?”

还是光线太暗了些,蔬菜的颜色不够鲜绿,长势也不算太好。但自入冬后,天一直未降雪,山间少了湿润,多了几分干冷,朝廷也下了文书要各村保护山林,谨防山火。能在这样的天气中还拥有如此一片绿色,是十分难得的。今年村里扣了温室的人家听说都卖出了好价钱,她家温室内的小葱、韭菜、菠菜、莴苣和芹菜也已经被二叔用牛车拉着卖过两次,收入了近十贯。

十贯,现在对蓝怡来说并不算多,但对村里人来说却是不少。足够买一亩良田、建造村里人居住的茅屋三间、给待嫁的女儿置办体面的嫁妆。蓝怡在周卫极送她的《大周奇节》上读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离着登州不远的曹州有一商人于令仪,为人宽厚,晚年时家道殷实富足。一天夜晚有盗贼进入于家被擒获,原来是邻居的儿子,招供说迫于贫困,不得不偷盗。于令仪问他想要什么?回答说:“得十千,足以衣食。”于今仪遂给了他10贯钱。“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方孔钱穿在绳子上,每一千个为一贯,折合纹银一两。大周乡下的货币流通最多的是方孔铜币,而不是纹银,所以大伙还是习惯用几贯呼之,而非纹银几两,只做大生意的商人们才喜用两来合算。

由这个故事可知,“十千”也就是十贯,足够生活贫困的一户人家解决饥寒问题。

蓝怡从锅里取出四个热腾腾的大馒头,把切好的熏肠加在里边,用干净的白布包好,又取了不少熏肠和五香熏肉包上,用油布做的布袋装了不少炒果仁粉,想了想取出十几个腌好的鸭蛋和冻菜团子,她左右看着又取出木耳蘑菇和干米线包上一些。

“二哥,这四个馒头路上吃。这个小铜盆你带着,山里取柴取水方便饿了就架上铜盆加水烧开,先放几条熏肉煮一会儿再加木耳、蘑菇、鸭蛋和米线,木耳和蘑菇都是洗干净晒干的,不用再洗,这样煮一盆足够二哥暖和吃饱的,一点也不费事。实在没工夫,就烧点热水冲核桃粉吃鸭蛋。”

每次他出门都是一人、一刀、一马,连个小包袱都不带,自己包的两个包袱虽不大,他肯定还嫌带着不方便吧。

“二哥,这些给黑子挂在脖子上,一点也不占地方。”

她能做的就只有这些,再担忧也不能不让他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