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臣权 > 690 朝堂 (五)

690 朝堂 (五)(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但是庞煌却是忽视了一条,那就是中国几千年以来养成的门阀观念。也就是和他在另一个时空武侠小说中所看到的所谓江湖的概念,大家的学问增长了,但是增长之后,却不约而同的往一起聚拢。

以大家族为主,形成了不同的派系,每个派系之间又是小家族纵横。在朝野表面所形成的以朱标的三个儿子为主的派系,不过是众多派系中所被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已。其暗中的盘根错节,用文字根本形容不过来。

在朱标御书房的暗室之中,有着一个依靠内厂情报处所建立起来的一个档案室,分门别类建立起的那厚厚卷宗,每当朱标看到了都感到十分的头痛,他知道,这一切都是他多年以来纵容的结果,他很无奈,但是自己所引起的问题,却要由自己去解决。

于是他开始有了整肃朝纲的念头,自己所纵容而建立起来的新门阀,还要由自己亲自去让其消失,但是本来是一次应该组织严密的整肃,为什么他要提前放出风声呢?

皇帝究竟在想些什么,对于这次整肃朝纲是不是真心的,对于这一点,是朝野之间猜测的根本所在,这也是杨杰和解缙等人不解的地方,但是朱标任由大臣们去猜测,却是暂时没有任何动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他们换了一个名字就骑着快马呼啸而来,将中原文明糟蹋一空之后又呼啸而去,或者是被赶走,或者是自己灭亡,但是那种自杀式的侵略。也给汉族人带来了不可抹去的伤口,以至于文明的发展正在倾斜。

至少朱标是这样认为的,自从先秦开始。要不是秦始皇忌惮于游牧人的野蛮,也不会造出万里长城,开辟了封关锁国的第一步。同样,要不是异族的侵扰,唐朝不会以和为贵,造成了契丹、党项等等游牧人的坐大,以至于宋朝失去了天然的马场。而导致退居江南,儒学发展成了禁锢人思想的理学时代。

朱元璋驱逐了蒙元。恢复了大汉文化,但是儒家文化仍旧属于理学一脉,而且是被蒙元侵蚀的有些变异的理学,在唐宋时期的士大夫仗剑遨游、六艺俱全的面貌全不见了。只剩下盲目的服从和保守,偏偏又遇见了朱元璋这个文盲皇帝,出于对蒙元时期官吏的恶感,所以对于读书人也不是太在意,造成了士大夫阶层的盲目服从。

庞煌就是看到了这一点,也正是通过了方孝孺等人了解到了春秋时代是中华文化各学派发源时期,那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皆言人事。不言鬼神。虽也言自然宇宙,但不涉及鬼神。中国在商朝尚处于鬼神迷信时代,流行卜筮。至西周周公明确宣称“天不可信”而抑天扬人。

春秋时代。民智发达,已脱离鬼神迷信时代,为世界最早熟的文化。孔子不言鬼神,正是反应当时的文化水准。严格来说,非宗教不只是儒家的属性,更是春秋时代各学派共同的属性。孟子与荀子把非神论说得更明确。但是后世儒学从未越逾这个属性。西汉儒学虽涉谶纬迷信。但只言灾异吉凶,与鬼神宗教尚有距离。理学受佛学影响。但只取其析辨思维,不言神佛。中国文化的非宗教属性不可能回头,这一代的儒学也不可能开文化倒车,殊无疑问。

他在等待一个契机,他在等待着三皇子朱允熥的反应。而此刻,朱允熥在做什么呢?他是不是也正在等待一个契机呢?(未完待续)

鉴于如此,所以庞煌决定慢慢的恢复百家齐鸣的状况,待到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民众的思想稍微能接受他从另一个时空带来的东西,那样也就不会出现犹如当年他在杭州时的莽撞和尴尬了。

在朱标登基之前,庞煌一直把自己在杭州的失败归咎到大权被朱元璋把持和自己对如今这个大明不了解的理由上,但是随着朱标登基的时间越来越长,他那种想法也随之越来越淡了,紧接着最近这十余年间,庞煌越来越感到自己作为一个平凡人的无奈。

自己有一千一万个想法,但是自己只有一个人,皇帝是千古以来最令人窥视的位置。这个位置代表了很多含义,比如一言九鼎、金口玉言、天子、三宫六院等等很多,是大家所羡慕的地方,也是大家向往的所在。

但是谁又知道皇帝的无奈,每一项政令的发布,虽然在朱标心目中都是比较正确的,他在为百姓和大明着想,但是庞煌看到了政令实施的情况,却是令人担忧,因为从他的私人武装内厂反馈过来的情况上看,政令的实施并不如他心中想象的那样顺利。

在一定程度上,他的确培养了很多读书人,让大明的文化普及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别是实行了义务制度的教育,让读书识字不再是百姓眼中那么高不可攀,让寒门士子之中的英才层出不穷,这样再适当的放宽言论,那么对于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