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768章 推波助澜

第768章 推波助澜(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现在手里拿着的这支步枪,全长一米六,枪管长度一米二,重达六斤多不到七斤,合约九磅。

大汉的军工产业已经能实行初级的流水线标准化作业,零部件也能达到起码的标准化。这就使得大汉的产能大大提高。

产能提高的同时,成本也降低了。

刚才那把手枪也仅是道开胃甜点,虽然运用了不少先进技术,但终究是性价比不高的,难以大规模装备军队。

这就如同中世纪的板甲一样,华丽耀眼,防御性能也确实不错,但就算是骑士也难以人手一套,更别说普通的士兵了。

大汉推出的这款手枪,注定也就是给贵族、军官、富商们用的。

五万多枝手枪,也许交给欧洲任何一国,都够他们干上一年其实更久才能交货。但对于大汉帝国的军工产业来说,这仅仅是一张大订单而已。

仓库里已经有不少的现货,剩下的也能马上交货。

在这个时代,唯有大汉才拥有真正的标准化军工生产能力。

欧洲人不论是西班牙还是英格兰,在战争中使用的火枪都还没达到标准化列装,更别提标准化生产了。

现在欧洲各**队的装备,并非由国家统一提供,甚至都不是军队统一提供。绝大多数国家,他们都是在编制下领取经费的各团各营独自采购的。虽然军队通常会指定种类、数量、规格,有时甚至会指定商家,但这种粗放式采购体制,结果还是战场上一团装备了王麻子牌火枪,而二团装备了张三牌火枪,三团又装备了李四牌火枪。

要赚钱,赚大钱,关键还是得量大。

大汉对于欧洲的混战很是乐于看到的,离的太远,大汉插手不进去也不想去插足,但大汉还是能够帮他们提供些武器助助威的。

为了让欧洲各国的乱战打的更乱点,朝廷针对性的研发了一款成本极低,性价比却很高的步枪,准备做为外贸武器大量出口。

“诸位,请看我们最新型的优秀步枪,青龙式燧发步枪。”

工程式拿起一把长枪,笑着向一众充满着期待的欧洲肥猪们道。在工程师的眼里,这些欧洲商人就是些大肥猪,朝廷拿出来出口的军械,都不是最先进精良的,只能说性能可能比欧洲产的性价比高些,但绝对是远远不如大汉自家装备的,可是售价却绝对不便宜,工程师看到那些定价后,都直叹军火买卖真的赚钱。

没有统一的形制,就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就没法集中生产,没有集中生产,也就难以更好的监控到位。

这样的结果,就是军队作战时,装备的火枪五花八门,口径难以统一,枪弹也无法通用。甚至有许多的次品,就跟大明朝的火器一样,打仗的时候,往往扣动板枪后,砰的一声,没有打死打残敌人,反而把自己的眼睛弄瞎了,把手指头炸飞了。

而大汉早已经实行了标准化生产,统一采购,标准列装。

大汉的标准化,其实也仅是口径和质量方面得到保证,至于零件的完全互换通用和大夫模的精密加工,依然还是难以做到的。可就算如此,大汉的标准化生产,也把欧洲各国的制造甩了十万八千里。

起码大汉的铅弹就能够做到通用,而不需要每个士兵带块铅条,再带个简单的模具,每次空闲时侯还要自己熔化铅条自己加工与自己步枪口径相符的铅弹。要不然,铅弹和步枪就总不匹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