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765章 自 由

第765章 自 由(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可转眼,唐员外便又开始发现了这里严重缺人的现象,当他发现许多奴隶商人贩奴来卖后,他立即就悟到了里面的商机。他发现许多奴隶贩来,一开始都比较桀骜不驯,也听不懂不会说汉话,这让许多想买奴隶的汉人地主不满意。于是乎,唐员外很快就开始做起了现在的买卖。

与赵继祖等庄园主们一心想着怎么买奴盖房种庄稼不同,唐员外跟府里县里的官差们都有往来,与港口的商人们也很熟,称兄道弟的,他甚至在港口还买了一家商铺面,雇了人在那里做买卖。

大家现在都在担忧朝廷的公文,唯独唐员外不担忧。他很清楚的明白,朝廷费那么大劲,当然也是想要牢牢的掌控南洋这块海外疆土。可朝廷却不断的把南洋这些土著迁往中原,送进那些工坊矿上,一面又费力的鼓励汉人移民来吕宋,甚至还想出了限田置换这种办法让中原地主们也过来建种植园开发。

但他们来了,却没有人可雇佣,现在只能买奴隶耕作,朝廷会不知道?朝廷肯定知道这事,但朝廷会因为这事违反了禁止蓄奴法令就直接夺走他们的奴隶吗?肯定不放,人若放了,谁来种田。

那样做,对谁都没有好处。

唐员外来的时候也只带了十来个人来,他到了这里后,比大家更早买昆仑奴。赵继祖买了六十个,唐员外家却买了两百多个。这个唐员外,不论老弱男女通通都买,他买来也不全是自己用,而是训练。

唐员外买的都是从印度运来的奴隶,他高价买了几个原来西班牙人庄园里的印度奴隶,这些奴隶在吕宋呆的很久,不但会说西班牙语也会说一些广东话。他就用这些人做新买来印度奴隶的监工,让他们监管他们,训练他们,教他们说话做事,尤其是教他们汉话。

唐员外用那些监工把许多刚买来还桀骜不驯,也听不懂汉话的印度奴隶,很快就训练的服服贴贴,也能听懂甚至能说些简单的汉话。

就这样,那些印度奴隶在他手上调-教,然后再转手卖给其它的汉人地主或者商人们,立马就能多卖不少,靠着这精明的头脑,唐员外在邻居赵继祖等新移民地主们还在为了自己的庄园,四处奔走忙碌,只有出没有进的时候,他已经开始在赚钱了。

唐员外的脑子很活泛,据说早年他也只是个在天津码头扛活,在运河上拉纤的穷汉。后来拼死干活攒了点小本钱,然后就去进货当了个货郎,四处走村窜户卖货。等本钱再多点,买了骡子,进了货走口外跟蒙古人交易。后来本钱又多了,还有了自己的骡队,甚至到关外去与女真人做过交易。

因此他相信,这次知府召集农场主们前去参加会议,肯定是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也许最后的结果会让他们这些地主们吃点亏,但他相信绝不到需要担忧的不行的地步。

听着赵继祖他们还在长吁短叹的担忧着,他心里好笑。朝廷真要是来个释放奴隶什么的,那这吕宋也早晚完蛋。这赵继祖还是太年轻,不过他又眯眼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二十出头,一米八的高个,长的也很粗壮,是个山东汉子。听说还曾下过场考试,虽然科举上没出息,可起码是读过书的。

哪怕是个外室私生子,但那些也不是很重要。他打听到,赵家庄的那一千亩地,是完全属于赵继祖一人的,这就足了。而且他也经常观察着这位邻居,看他做事,也还算稳重,有板有眼。

就这样,一点点,一点点的打拼,唐员外到五十岁的时候,已经在老家有了数百亩地,好几家商铺。

唐员外没读过书,可平时却极像个知书达礼的老缙绅。

脑子活,说事办事也很有心眼。

几个儿子不肯来吕宋,唐员外却觉得这其实是个大好机会。他也不顾一把年纪了,还带着妻子女儿跑来吕宋。

据说他来了之后,看着这里的土地肥沃之后,还跑到吕宋知府衙门,找官差提出想要再买些田地。只是官差没有答应,也才暂且按下不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