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547章 京师大学堂

第547章 京师大学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以后官学也要改一改了。县学不能是只有考中秀才后才能进学。”刘钧想了想道,明代的官学,是和科举挂钩的,县学府学,里面都是那些考中的秀才。实际上,县学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教学,生员并不需要常呆在官学,他们只要参加官学里的几场重要考试就行。大多数时候,生员都是在私人的学院里读书。

刘钧希望改变这种状况,现在朝廷设立了京师大学,把那些选出来的士子统一进行任前培训实行,那原来的官学模样,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教务司今后要在全国设立分支,各省设教务厅,各府设教务局,县设教务分局。各县乡都要设立学校,但不是过去的那种官学模样,得改变。朝廷要在全国各乡都设立小学,分为初小和高小,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初小为免费教学,普及教育。三年初小完,愿意继续读、有条件读的,成绩也合格者,升入高小。

县府则设中学,分为初中和高中,同样各三年。”

“陛下,这小学和中学,有什么不同吗?”

“陛下,前国子监的监生如何处理?”

国子监最盛时有上万人。现在虽不复当初规模,可也还是有好几千人的。不过这里面,有好多人是捐监,许多是过去官吏子弟。

“这样,举行一次考试。内容就按此次科举出题,对其中成绩合格者,也录入京师大学学习。成绩不合格者,哪来的回哪去。”

“以后,禁止捐监,京师大学也不许有什么勋贵官员子弟塞进来。能进入京师大学的,必须都是通过科举考选进来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帝国未来的官吏。”

“等京师大学走上正轨,教务司可以考试在洛阳、金陵、长安也再开设一所大学。用以培养优秀的帝国人才。”

“当然有不同,这初小,主要是启蒙,教会学生识会一定量的字,并教些简单的算学绘画等。总之,初小三年毕业,我们不要求他们能考上一个秀才,但他们起码能识得一两千字,会些简单的算术等。”

这是一个极低的要求,但绝大多数的人家,都没条件送孩子上私塾启蒙,因为读书也要给孩子备纸笔,也要给老师准备束脩。甚至很多孩子还得帮家里做事,哪怕五六岁的孩子也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但刘钧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孩子不会做一辈子的睁眼瞎。

三年的初小,朝廷会把小学设到每个乡,会提供孩子们的午餐,读书的课本纸笔,提供教师。但也只有提供到这一步了,孩子五岁入学,三年初小后也才八岁。这三年他们在家也做不了多少事情,但如果有机会可以读三年书,还是免费的,甚至能有顿免费午饭吃,刘钧相信会有很多家庭愿意孩子去读书的。

教务卿又问,“那进入京师大学的这些学生,是算官还是吏?”

“在就读期间,一律只是学生,没有官身。但每个学生可以给予津贴,实习期间还有实习薪水,进修时成绩好的,表现出色的,还能得到奖学金和助学金。这样吧,设三百个奖学金名额。每年一选,每个每月十块银元。助学金设八百个,每个每月五块银元。实习期间的薪水,则为该岗位正式薪水的一半吧。”

教务卿连忙将刘钧的话一字不漏的全都记录下来。

他本来是礼部的官员。这次被选为正三品的教务卿,也是受宠若惊。

对于教育,刘钧是很重视的。虽然说大汉这次科举,参加童生试的人都过了百万,但大汉两亿多人口,不识字的人更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