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418章 独霸

第418章 独霸(第1 / 4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就如同这次,哪怕有顾命和内阁和司礼监等的一致支持,可依然也还是有给事中想要来个反其道而行,打算哗众取宠,为反对而反对,以沽名钓誉。不过刘钧早得到消息,刘侨派了锦衣卫分别上门秘密拜会了这些给事中。

一大叠这些给事中贪脏枉法的证据摆在他们的面前,这些人立即就软了下去。第二天。便再地一人敢驳回刘钧的这份盐务改革方案,全都一致通过了。

听到里面还有这么复杂的一个过程,傅山也不由的大笑。

他虽也是个读书人,可心里却从瞧不起那些科道言官。大明如今的言官,真没有几个不是沽名钓誉之人。全都靠着捕风捉影,夸大其辞来哗众取宠,沽名钓誉。

“这些人其实也好对付,每个人表面上道义凛然,实际上个个肚子里男盗女娼,贪脏枉法。想以前。大明的言官们铁骨诤诤,虽然有些让人讨厌,但确实还都是很有操守的。要求别人的同时,自己还能约束好自己。可现在这些科道言官。确实是一代不如一代了。不过只要锦衣卫一份帖子,这些人倒是老实的很。”

总理处的三位顾命大臣本就是内阁成员,对这位内阁全体通过的折子自然是全部通过,交司礼监批红之后发回内阁再转交六科。

对于这样一个内阁、司礼监、总理处和六部全都通过的奏章,而且还是来自辅政大臣刘钧的奏折,六科没有人驳回,最终一致通过,交中书拟敕明发天下。

“六科的这些给事中这次居然如此听话?”刚从辽东入京的傅山有些惊讶的对刘钧道。

“并不是如此。”刘钧笑笑,六科给事中算是大明的特产,比起都察院的御史们,这些人更难缠。六科每科有掌印的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另外六科还有四十名给事中。这群人可不简单,虽然都给事中才正七品官,给事中才从七品官,算是官品中的底层。

但这些人却几乎都是进士出身,且都以年轻新进官场的进士官员出任给事中。

对付这种人,确实也简单。有锦衣卫出手,他们什么把柄都摸的清清楚楚的。他们要么跟刘钧合作,成为他的一条狗,让他咬谁就咬谁。要么就只能身败名裂。

这些假卫道士最喜欢沽名钓誉,这些人最大的死穴也就是他们的名。

对于驱使这些人,刘钧倒是没什么心里负担,反正这些年来,科道言官们大多数都成了派系之争的工具,依附着各方生存。虽然其中也不泛如刘宗道这种比较过硬的官员,但太少了。

以刘钧如今的身份地位,这些科道言官们其实还是挺愿意给刘钧当狗的。这些家伙,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了。如今刘钧在朝中,地位是一天一变,尤其是周延儒一死,刘钧加大学士入阁,加太保。刘钧在朝中,已经是无人可及了。

在明代,随着理学的复兴,明代的文官们将理学奉若神明,视名节重于生命,各个自比卫道士。除了四书五经,他们鄙视一切学识,除了科举出身的官员,他们也鄙视一切它途出身的官员。

正是在这种影响下,明朝的诤谏之风日甚,言官们不怕受罚,不昔辞官,也要拼个鱼死网破,维护他们心目中的真理。而到了明中期以后,这种重名节的风气,又渐渐演变为把声誉当成一种政治资本,原来单纯的诤谏动机,也变得复杂。

许多人都只是为了沽名钓誉而已,言辞惟恐不夸张。动不动就凭着捕风捉影。小道消息,极尽耸人听闻,夸大其辞之能事。

他们已经不再如明初前辈们一样,并不关心所论是否属实。在意的只是能否凭尖利刻薄的言辞哗众取宠,悚人耳目,一举成名。对其惩罚反而倒成全其美名,还会落下个箝制言论的恶名,使皇帝进退失据。

而自天启时期。科道言官们又往往为小人所利用,其言语论为君臣争权,党派争斗的工具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