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称雄 > 第322章 总领关宁锦三镇

第322章 总领关宁锦三镇(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过开战之前,楚军得完成新一轮的轮换休整,并且还要完成冬装的配发。如今九头鸟倒是不缺银子了,入辽以南,抢了近千里的海岸线,抢了上百个城堡集市,直接抢掠的钱财以及转卖给那些商人获得的钱财,加起来得有几百万,因为抢的太干净,楚军的收获相当的喜人。

这些各种成色的金银乃至铜钱,和珠宝等,最后都变换成了银子,然后转入银行,兑换成了银元,入辽半年,九头鸟搞搬迁业务,换来了银元千万元银票。这些钱刘钧最后一部份用做军饷,一部份做为赏赐,还有则是军械弹药补充,铸炮造枪,生产弹药,以及生产士兵们的铠甲军服,城堡炮台码头等等的开销。

一千万银元不少,不过对于现在拥有十万兵马的楚军来说,也差不多就是一年的各项军费和福利开支。好在楚军并不要靠攻城抢劫供军,这千万银元的收入其实算是额外收入。

如今楚军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备的后勤供应体系,从火炮火铳到铅弹火药,从绵甲头盔到靴子手套,大到战舰小到水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工坊专门生产,质量可靠,速度保证。

现在楚军不能生产的也就是军马和粮食,还有最基础的许多材料了。

“吴总兵确实盛名不虚,这一下鞑子只怕得撤锦州之围了。”刘钧笑道。鞑子吃了这么大一个亏,连郑亲王济尔哈郎都丢了一只胳膊,损失千多精骑,鞑子也必然大受震动。在眼下这种形势下,鞑子只能撤去锦州之围。

再围着锦州,那么明军在松山大捷的鼓舞下,说不定就真要大军赶到锦州与鞑子决战了。而现在这种情况,刘钧以为黄台吉决不愿意决战的。

但也仅是解锦州之围而已,若说马上就能反攻复辽,那也是不现实的情况。稳妥的选择,还是继续压迫消耗清军,如今已经解决了朝鲜,如果朝鲜一面守着宁锦,一面还能再把蒙古各部拉回朝廷这边来,那鞑子就是势单力孤了。

这样跟鞑子耗几年,清军肯定就得崩溃。

不过刘钧觉得松山大捷,会让朝廷错误的估计形势,许多人肯定又会忍不住高喊着反攻复辽了。

建立这一套完整的体系花了不少钱,可都是值得的,现在这套体系不但能够满足于楚军的装备需求,甚至还开始源源不断的为楚军提供收益。甚至这套体系的诸工坊,还吸收了大批楚军的家眷在里面工作,赚取薪水。

如今楚军的财政情况很稳定也很充足,将士们的底津和各种津贴奖赏也是节节上升。正因为有了优厚的薪饷和良好的福利待遇,才使得九头鸟虽然如今扩张到了四镇的规模,可战斗力却依然一如从前,保持良好。

特别是这些将士们也还都对刘钧这位大帅充满感激,这种感激也是刘钧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感激是能转化为忠诚的。(未完待续。)

PS:谢谢冯家第四少,谢谢兄弟的支持!

瞿式耜对刘钧道,“我听说内阁有意在辽东重设官衙,派驻官员。金州及周边诸岛重设旅顺府,而镇江这边新设鸭绿府,派知府知县来管辖民政事务。”

“这是好事。”刘钧笑笑,对此并不太在意。

瞿式耜转过话题,问刘钧,“如今朝鲜、日本事务皆了,不知大帅可否有新的出兵计划?”他身为监军佥事,看到吴三桂松山大捷,又听说最近朝廷里有意反攻复辽,便也希望刘钧能够再次发兵。

“嗯,马上就是秋收了,鞑子有可能要来搞点破坏。防总是防不胜防的,最好的防御还是进攻。如今城池堡垒也筑好了,将士们也都休整过了,是时候进攻一波了。我打算来一波秋季攻势,把北边的凤凰城和东面的宽甸这两片地区的清军堡垒扫荡一遍。”

发起新一波进攻,主要目的不是要占据凤凰城和宽甸一带,而是要打击消耗下清军在镇江周边的实力,以免等他们在秋季甚至到了冬季之后再来袭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