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1805 > 第573章 行政区和爵位体系调整方案

第573章 行政区和爵位体系调整方案(第3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实际上变成了后世的“县级市”,性质上属于“大县”。

大明本土东部和南部的相对较发达地区,大部分县域的城市规模和人口数量,都在工业过程中持续不断的膨胀。

很多原本相对孤立地区的城市和人口规模,也已经逐渐接近于原有的正常府的规模了。

周边临近的原有府城区人口也越来越多,管理压力不断增加。

同时,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公路和铁路以及空运交通越来越方便,无线电和电话也逐渐在行政工作普及了。

原本交通不便的孤立和偏远的地区,已经可以比较方便与临近的区域保持沟通了。

首先是从元代就已经出现的“直隶州”和“散州”。

通常是在某些地势险要或者偏远的地方,有一片与上级的正规行政中心距离较远,或者交通不便的相对孤立区域。

当地的面积和人口数量比一个县多,但是暂时还够不上正常的府的规模,通常就会在这里设置一个“州”。

州是不设附郭县的,州衙门本身首先要直接管理自己城区的事务,这部分职能与县衙门相同。

同时州衙门还要代管旁边的少数几个县的事务,这部分职能又与府衙门相同。

朱靖垣就推动将这种形式的州升级为正式的府,同时从临近较大的府拿几个县交给这个新府来管理。

也有部分地区,有多个相对孤立的州相邻,朱靖垣就把它们直接合并成为一个府。

其中最大的一个州城变成府城,其他州分管的县也归入府管理。

其他的州城,根据城区和人口规模等情况,规模较小的降级为县,规模较大的保留州的行政级别。

这种保留级别的州也不再分管其他的县,本身只管辖自己城区和郊区的事务。

这种州有点类似朱靖垣前世两千年以前的地区中心城市。

这些州中,有些是由省级衙门直接管辖的,所以被称为“直隶州”,性质上算是“小府”。

有些又是由其他府级衙门管辖的,这种州被称为“散州”,性质上可以算是“副府”。

不过无论是直隶州还是散州,现在都已经基本看不到了。

朱靖垣在安康末年的时候,就开始了针对地方行政区划的细节调整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