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明1805 > 第四三五章 内陆

第四三五章 内陆(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如果真的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或者政治危机,出现了皇室和朝廷都已经无法应对和掌控的危急情况,皇帝可以选择在失业流民分田。

但是如果这些人在城市也找不到工作,那整个国家也就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了。

南殷洲的很多国家的工业发展不起来,国家也没有土地分给找不到工作的工人,只能让这些人以待救济的状态生活在城市的贫民窟。

美利坚和欧洲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只不过是贫民窟规模大小略有不同而已。

典型欧美社会的贫民窟,就是没有土地也当不了工人的人的聚集地。

神州周边国家没有这种概念,因为神州国家大部分都完成了土地改革,工人找不到工作就会回到乡下当农民。

按照自己学过的后世的社会学理论,自耕农的性质是“小资产阶级”。

因为他们拥有土地这种关键的生产资料,同时多半还会有自己置办的各种农业工具,这也是典型的生产资料。

反而是厂商内的经理和掌柜们,只要没有拿到所在厂商股份的,无论生活上多么的体面和讲究,性质上都属于无产阶级。

因为他们没有掌握生产资料,完全依赖于东家们发的工钱过活。

真正的最大规模的小资产阶级群体就是自耕农。

朱靖垣曾经专门跟退休后的朱仲梁讨论过,表达过自己在这个方面的担忧。

毕竟按照自己的亲身经历,想要把工商业发展起来的前提,都是先把土地给分下去。

这是为工业化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基础。

从日本的明治维新,到南朝鲜的汉江奇迹,哪怕是光头这种玩意儿,跑路之后也不得不去搞了土地改革。

当时朱仲梁的回答是,目前大明的工业发展,能够消化从多余的农业人口。

一旦土地完成了彻底兼并,自耕农全部变成了“长工”,性质上就成了无产阶级。

自耕农是非常稳定的社会组成部分,而长工显然就非常的不稳定了。

朱靖垣确认了大明的情况之后,首先想到的就是前世南殷洲的那些国家。

这些国家在独立之后,原有的种植园经济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土地掌握在农场主的手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之后,大量的农业工人失去了原有的工作,不得不去城市寻找机会,所以这些国家就迅速完成了“城市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