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 第401章 崇祯想开始攒钱

第401章 崇祯想开始攒钱(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加之数十万的精锐新军,是必须维持规模的常备军,一旦人数少了,或者裁减了部分,那么下次再遇到什么情况,想及时响应都来不及,从而带来巨大的破坏效果,又会丧失无数民心。

最后是官员们的俸禄,只能增加,不能减少,不然会出现大量的贪腐。

等等等等。

详细的分析一番后。

朱由检无奈的发现,真的省不下来多少,除非他以身作则,减少一些开销,恢复朴素节约的生活方式,每餐最多吃四个菜,龙袍上打补丁,减少皇室成员们的开销,这样的话,一年大概能省下三百万到五百万银元的资金,成为能够积累下来的结余。

相当于一个能年赚一万银元的普通人,一年忙碌到头,只能攒下五百银元,积累率不足5%。

若是平时大手大脚,不留神乱花了钱,那么可能都剩不下一分钱,乃至可能出现亏空。

反正就是收支基本平衡的状态,有种无论如何都攒不下多少钱的感觉——其实对于现如今的皇室而言,五百万银元,就是随便撒点赏银,稍微对下施恩,或者搞两场大型宴会的开销,真的不是什么大钱,何况这几年大明经济发展的飞快,但生产力还是有点没有跟上,导致物价每年的涨幅,也在5%左右,不过对比至少15%的经济增长速度,大部分人的获得感还是很不错的,都能攒下一些收入。

唯独皇室,年年都攒不下多少钱,年年感到手头拮据,总是不能尽兴的花钱,总是有一种不安全感,毕竟还欠着上亿银元的债务在哪。

这让朱由检感到非常的不解和郁闷,总觉得很难想通,私下里反思过许多次,要派人调查了一番,揪出了几十头的硕鼠,但于大局没有影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于开销太大、项目太多的问题上,想花钱很容易,想省钱却变的很难,变成了一个很难打破的死结。

但……

“朕辛苦忙碌十多年,才三十出头的年龄,头上就长了那么多的白发,从照片上看,比许家庄的许远,还要苍老一些,这就是过度操劳之故,若是再减少个人的享受,岂不是身体更差,老的更快,可能活不过五十,这样的结果,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放弃坚持,当个庸碌之君,反正靠着许家庄提供的岁入,跟皇室工厂皇店的收入,也足够过的非常滋润了。”

“何况,朕是皇帝,朕是九五之尊,朕享受享受怎么了,朕一个人再怎么奢靡,又能花掉多少钱,大头还不是花在了这个偌大的帝国身上,朕连十分之一都享受不到,一直是往里面贴钱,跟别的商业集团相比,朕简直混的最差,被他们远远超过!”

“这也难怪,为何现在学习那许远的人越来越多,私下里说着开矿开厂赚钱,比当皇帝还要爽,如果朕只是个商人、实业家,又怎么会过的如此苦逼?所谓的皇位,只是面子上好看罢了,根本没多少里子!”

“朕不管了,朕必须得自私一些,多为自己考虑考虑,要想办法多攒点钱!”

同时朱由检也感到十分费解和无奈,足足一亿银元,即便由于通货膨胀的缘故,购买力只有十年前的一半,但依然是难以想象的巨款,足够上百万个普通家庭的开销,但没想到还是不太够用,还是觉得自己很穷。

要知道这些年,随着许家庄连续开启的三轮的海外大拓殖的活动,大明境内的人口,一直没有明显的增长,某些年份还会减少。

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去了南洋、西域、澳洲与米洲、非洲等地,有的成了庄园的庄丁,有的成了淘金客,还有的构成了武装的开拓团,占据了无数的土地和资源,据说每年运到大明境内的黄金,就重达上百吨,白银数千吨,铜矿十数万吨……价值超过十亿银元。

其实这种开拓活动,是在缓解大明境内的内卷压力,并且带来了海量的资源,大大改善了所有人的生活,让无数人的命运得到了改变,某种层面上,也减轻了大明帝国的压力,带来了额外的收益。

一增一减之间,大明朝廷的压力,理应是会大大减轻的,加之天灾得到减轻与缓解,开支不会出现明显的增加,朱由检遇到的这种情况,是不太正常的,当然,考虑到过去几十年的欠账,以及在基础建设方面的投入,花钱的地方,确实是特别多,而不花钱的话,跟许家庄的差距就会明显拉大,会丧失大量的民心,这方面不投入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