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之挽天倾 > 第631章 崇平帝:满朝文武,皆不如一个贾子

第631章 崇平帝:满朝文武,皆不如一个贾子(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忽而从金銮椅上站将起来,看向下方群臣,冷声说道:“何人所言,河堤固若金汤,可当三十年不遇之洪汛?!”

整个含元殿内寂静一片,落针可闻,只有殿外传来的雨水落在丹陛上传来的清脆声响,“滴答”,“滴答”,却让殿中群臣觉得时间格外漫长,一个个胆战心惊,都将头垂在笏板上,不敢抬头直视已是暴怒状态天子。

“据奏疏所言,或有近万百姓罹难洪灾,妇孺老幼,溺毙水中……中原离乱,贼寇肆虐,官军伤亡都没这般惨重!”崇平帝愤怒说着,将手中拿着的一封内阁阁臣赵默递送而来的奏疏狠狠扔在地上,此举无疑让百官心头剧震。

“臣等惶恐。”随着崇平帝怒不可遏,朝堂百官纷纷跪将下来,山呼海啸的“惶恐”之音在殿中响起。

“惶恐?”崇平帝目光扫视着一个个跪着的文武百官,冷声道:“是朕惶恐!”

开封府的南北大堤同样是刚刚加固不久,可这几天面对可要吞破一切的黄龙,岿然不动,而已修有数年之久的河堤,竟一冲即溃,焉有此理?

“于土石物料以次充好,官员上下其手,河堤虽修好,但只是泥堆的样子货。”关守方眉头紧皱,忿忿说道。

贾珩冷声说道:“就怕这只是溃决的开始,一旦淮徐两河,尽皆决口,高斌百死都难赎其罪!传本官将令,京营即刻抽调八千骑军,由果勇营参将蔡权统率,以快马前往泗州救灾,漕粮卫的人手不够,需得河南增援。”

已因中原平叛而升为参将的蔡权拱手应是,然后唤上几个属下点兵去了。

贾珩吩咐完之后,道:“本官要即刻向朝廷写奏疏,奏明此事。”

众臣闻言,将头埋在地上。

“中原民变,彼时贼寇登高一呼,百姓群起响应,如非永宁伯所领京营戡乱及时,这场乱事是不是要拖延到今日?”崇平帝目光幽深,道:“如今黄淮泛滥,隔断南北,隔绝漕运,朕要惶恐在这大明宫丢了列祖列宗的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殿中众臣一顿,纷纷叩首而摆,“臣等有罪。”

“杨阁老,你为内阁首辅,淮河之患,该当如何?”崇平帝面色冰冷如铁,似乎在瞬间压抑了怒火。

杨国昌原本垂着请罪的皓首微微一震,手持象牙玉笏,苍声道:“圣上,老臣以为如今当务之急有三,救灾、防汛、抗洪!而查察贪腐,待河汛之事完结后,再派要员查察,据老臣所知,南河河台衙门贪腐情状,左副都御史彭晔前有参劾,永宁伯也多次提醒南河河台警视河汛,而圣上更是多次下诏谕申斥,彼等仍玩忽懈怠,酿成此难,当穷查彻究,议定相关人等之罪,以正视听!”

不用想,整个神京知道黄淮泛滥后,估计都要乱成一锅粥。

大汉,神京城

就在泗州被洪水淹没后的两天后,淮扬各府县奏报黄淮泛滥之灾的公文,已经陆陆续续以六百里急递送到京城,经由通政司递送至内阁,而在神京自然引起轩然大波。

大明宫内,崇平帝端坐在含元殿大殿的金銮椅上,这位中年天子,两道瘦松眉宇下的目光,冷冷地扫视向下方的内阁、军机、五府六部、翰林科道、寺监的文武官员,如冰铁交鸣的清冽声音在整个殿中响起,恍若刺骨的寒风刮过,让殿中持笏而立的文武群臣心头凛然。

“朕每年拨付南河二三百万两银子,南河凡有所请,一概拨付例项,不想今天就收到这一堆河报,淮河决堤,泗州淹没!”崇平帝面色如霜,冷声说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