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耕耘贞观 > 第五百三十八章 商议兵制

第五百三十八章 商议兵制(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最重要得是,这个时候的房玄龄已经六十多岁了,李世民感觉到精力衰弱,难道房玄龄没有这感触吗!

因为大唐的第一硬骨头已经死了,第二硬骨头张玄素因为被太子牵连,还在地方混着。

至于其他文臣虽然也有会劝谏的,但对已经有些迷茫失去目标的李世民来说真不起作用,因为打败了高句丽后,李世民感觉到的就是空虚,有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空虚。

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逐渐有些懈怠的原因。

因为他觉得自己能干的都干了,接下来自己还能干什么,总不可能跟着杨广一样,折腾百姓,把大唐给折腾没了吧。

所以剩下来的时间多多陪陪长孙皇后不好吗,毕竟长孙皇后的身子越来越弱了。

哪怕是大唐名义上被称作左右仆射的丞相,在面对尚书令的时候也是要低半级的。

当然如果能力不够很容易被左右仆射架空,但真的有能力,那就从容驱使左右仆射了。

而李世民任免李泰为尚书令,某种程度上来,便这一次征讨了高句丽后,李世民下定了决心让李泰为太子。

只不过,李世民想要挑选一个好一点的日子确定,而让李泰任免为尚书令,就是把自己的意思向着群臣展露。

绝对不是自己努力了一辈子,甚至连高句丽都已经收复了,所以想要找个工具人帮助自己干活,自己想要好好的享受享受。

在李世民打算摆烂的情况下,李泰这工具人冒了出来,对李世民来说自然是好事。

而且近来自己也有几分精力不足,那便让李泰成为干活工具好了。

只不过,任命李泰为尚书令这种事情,肯定是需要更房玄龄这群臣之首商量的。

如果房玄龄反对的话,那李世民也不可能强行通过,毕竟李泰与房玄龄之间如果有裂缝的话,那必然会造成朝廷内部的撕裂,这是李世民不想要看到的。

而事实上,房玄龄到底是非常优秀的官员,同时也是明白李泰到底是要给李世民接班的。

但李世民对政务的这种倦怠,其他人看不出来,可房玄龄会看不出来吗!

但房玄龄想给李世民劝谏,希望李世民能够好好干活,但却又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劝谏。

李世民作为开国之主,平定了天下,统一了汉土,甚至连高句丽这一块导致大隋覆灭的土地都收服了,而贞观之治不说让百姓多么富裕,但至少政通人和,使得百姓生活安康。

李世民这标准拿出来,古来所有君王如果第一肯定是有争议,但前三终归没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李世民想要休息休息,房玄龄还真的劝不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