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覆唐 > 东宫之争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旗鼓

东宫之争 第二百七十七章 旗鼓(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认真的看着台阶之下的那少年,忽然紧紧的盯着张宏的眼,无比慎重的道:“将那件东西拿出来吧。”

初听,似乎有些莫名其妙。可仔细想想,却也能够听得出这位赵大公子真正的才智。

他没有像毛昌龄那些人一样继续嘲讽着这少年,当然不是因为赵大公子不敢,而仅仅是因为赵大公子很清楚这个谨慎异常的少年根本不是一个口出狂言大逆不道之人,所以他完全有理由肯定,既然那少年胆敢公然调动他的官职,那便代表着这少年必定有着一个绝对的依仗,并且他也可以料到,这个依仗肯定是圣旨之类的东西。

张宏很惊讶,在赵大公子说罢才意识到他先前确实还是轻看了此人,他以为他已经足够重视了,可依旧没能想到这位赵大公子居然转瞬之间便猜出了他最后的依仗!

然而,保持着那个仰望的姿态,张宏望着赵公子忽然眯起了眼睛,他微微一笑,很摸棱两可很突兀的言道:“那件东西?什么东西?”

与京城立名甚久的赵府相比,张宏这个出身布衣的少年确实只有依仗着江南楚氏的绝对威望,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倒也的确有那么几分狐假虎威的意思。

然而,接下来的赵大公子确实完完全全的出乎了张宏的意料。

此时已然是再没有以往半点迟钝呆滞之意的赵大公子微眯了眼睛,他望着张宏,忽然在那张略显憨厚的面上绽放出一抹奇怪的笑意,他认真审视了这个穿着一身明显宽大淡蓝官服的少年,缓缓道:“你要知道,你所要抢夺的并不仅仅是我这两年来的心血……更是他两年来的心血。对此,你可能要付出的代价,想来也是不用我去多言。”

张宏瞳孔微缩,但没有正面理会赵大公子潜在的威胁之意,他当然知道他所正在抢夺的其实也是平王李隆基这两年所经营的,可对此,他没有退路,他只能大无畏的继续向前,即便他此时所得罪的很有可能便是来日的一代雄君。

皇帝陛下要用他来平衡太平公主与平王李隆基,这一点早已是心照不宣之事,那既然如此,皇帝陛下在他入朝之初便安排他来这监察院又是什么意思?无非便是想要他来掌握这大唐官员的咽喉之处,好使他进一步的获得更多的权势。如此一来,不管怎样张宏都必须得按照皇帝陛下的心思去完成上位的过程。

再者来说,这时的张宏已经隐隐察觉到皇帝陛下在最初派他来这监察院时,或许便已经是知道了赵大公子的身份以及这监察院的形势,他所想要的效果,或许便正是考验张宏是否能够成为他心目中的平衡点。

所以,他在今日不能退。若是退了,没有再去与这位赵大公子去争些什么,那便也直接表明了张宏依附了平王李隆基的态度。这个态度当然是极为不妙的,因为皇帝陛下要的是一个平衡点,而不是拉拢张宏去帮助平王李隆基。因为这些,便注定了张宏在今日势必要去得罪那位平王殿下,他根本承担不起皇帝陛下因怒而放弃了他的下场。

那位一向崇尚中庸之道的皇帝陛下,那位能够在很早之前便将京城绝大部分属于相王府的权势交在他手上的皇帝陛下,其实远不止他表面看来的那么温和那么简单,张宏也根本不会怀疑敢在这等混乱的朝局下登基为帝的皇帝陛下究竟能否掌控好这般混乱的局面。

……

眼见张宏并没有因为他的言语而有任何动摇,赵大公子不禁暗自叹息了两声,他在此之前并没有接到平王殿下那方面的任何消息,先前倒也不曾料到这位一向深得平王殿下信任的少府大人居然会是如此的强硬,因此,最初的时候在这位少府大人犀利的言辞攻击之下难免有些慌乱,可这个时候,他毕竟已然是彻底的镇定了下来,所以那些一时慌乱失态等等不应该出现在他身上的神态,便再也不会出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