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8文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瀚海王 > 第四十二章/滚去台州

第四十二章/滚去台州(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每过一地夏瑄都要自掏腰包去印自己写的小说集,有着伯爷的身份,再加上本就是免费在书店发放倒也顺利。就是瓦氏恨不得打死这个败家子。虽然活字印刷再加上平装也不贵,但架不住量大而且还是白送,一本书五十文钱,沿途到台州已经白送了五千两银子印了上百万本。

不过瓦氏看着夏瑄每日神采奕奕的写小说也忍不下心说什么,就当是捐助乡里了吧。

九月到了台州,这里的备倭卫已经开始训练,薛禄现在正管理北平城营造,保定侯孟瑛在南京掌管五军都督府,武安侯郑亨在宣府,徐忠又战死,朱勇、张辅两个国公一个太嫩一个正在返京述职,朱棣也是无奈了让本是在陕西的丰城侯李彬前来训练备倭卫。

唉,明初的名将都要陆续凋零了啊,李彬比徐忠还要大上几岁。不过让李彬来倒是再合适不过了,几年前李彬就前后两次来正将福建沿海追捕倭寇,对敌经验颇丰。只不过李彬就是太过老成,临敌迟缓,谨慎有余,进取不足。

行程中本是应该直接回京城,但是夏瑄忍不住想来这里看看训练的情况如何。户部刚开始采矿,如今也是吃紧,这些备倭卫明显装备不足。大多是用更节省材料的长枪和布甲、皮甲。火铳倒是齐备,毕竟这玩意现在一直在量产。

“交代你们的话记住了吗?”

“姑爷您就放心吧,今早上让他们全都背诵过了。”

“这是军中,记得叫我伯爷,或者夏大人,夏指挥也行。”

“好的,姑爷,小女记下了”

夏瑄手下的亲卫队长和瓦氏相视一笑,夏瑄也无可奈何,也无所谓了,当初还想隐瞒,怕朱棣猜忌,如今想来也是可笑,几乎整个府军前卫都知道,锦衣卫手眼通天怎么会不知道。朱棣不仅霸气,而且傲气,可能也不在意这么多,反正都是自己好圣孙的人,结党未必是坏事。

李彬甚至都没出来迎接,夏瑄也只好带队回京城和徐破虏他们会和。不过也不算是全然没有收获,有幸见到了福建、浙江水师,这些战舰不如宝船那般巨大,但一应设施也不曾缺少,据说这还是当初太祖鄱阳湖水战时留下的水师,只不过近些年来最多防备一下倭寇和海盗。

一路北上回京城不再停留,府军前卫全部驻扎在郊外,让徐破虏他们训练,瓦氏和夏瑄回到了夏府。绿衣已经联系了一家书局,花了大价钱让他们印书,只不过如今京城也没有那么多人了。朱棣大手一挥让南方各省迁徙人口去北方,尤其是南京,直接迁走了一半人,山东的徭役征发了几十万人,还有众多的匠户。也正是这样山东近些年来动荡不断,农民起义时有发生,还好规模都不大,最大的也就几百人,当地卫所就能清剿。

迁都是国家大计,夏元吉也曾多次上书,但自从夏瑄说出那一番之后,也没再多说什么,只能和工部内阁尽力统筹。

北平城

朱棣坐在简易的西宫,下边是内阁的几个大学士,太孙也在一旁观政。北征虽然已经大获全胜,但朱棣意犹未尽没有回南京,三大营也驻扎在北平城。

“陈军残党听着,陈月湖已死,黄福大人作保,其余人等弃兵跪地可保汝不死,耕作五年不反叛就可各自放归乡里,莫要自悟!”

夏瑄带着3500人以小旗为单位拉了一张大网一片片的搜索山林,看来黄福的名声还挺好用,已经有不少陈军钻出丛林投降。方政也开始效仿用黄福的名声招降陈军,三日过去,陈军尽数落网,伤亡不大,看来狼兵确实擅长山林作战,之前让他们做骑军和瓦剌对冲真是屈才了,夏瑄已经在想象来年狼兵在日本的表现了。

十世之仇尤可报也,夏瑄已经准备好到时屠城了。

此间事了,夏瑄带着狼兵再度起行,本想坐船一路北上,这样能极大节省时间,但如今这里的战船、粮船都用来运粮北上了。朝野间关于太祖禁海祖制的话也在看到一船船的白米后消散无影。

以后这交趾就是和江南一样的粮仓,能多养活不知道多少人。九月初从交趾清化一直到浙江台州,五千多里漫漫路途,夏瑄下令放缓了速度,一日只行200里,多让新兵练习阵列和刀术枪术,兵器尚未补充也只能用木枪之类的凑合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